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9188196

海曙新闻网

岁月积香 花印和融

龙凤金团:美好寓意入味来

    2013年04月17日 14:14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赵大有的工作人员将揉好的圆团在糕板里一压,滚上松花粉,金团就做成了。记者王增芳摄

  记者孙美星

  甜甜糯糯、色泽金黄,圆圆的糕点表面总是带着标志性的龙凤呈祥图案……这就是“宁波十大名点”之一的龙凤金团,好吃、好看又有好口彩。

  岁月积香,花印和融,在“老宁波”的眼中,龙凤金团不但是一道寓意“吉祥、团圆”的普通喜庆点心,还承载着众多游子对家乡的记忆:八旬老人生日宴不要奶油生日蛋糕,指名要点龙凤金团;九旬海外宁波帮思乡情切,专遣家人打飞的来宁波买金团以解乡愁……为的都是一品那记忆深处的宁波味道,在味蕾被激活的瞬间,回忆也变得格外鲜活起来。

  源于宋代美好寓意流传千百年

  龙凤金团,是浙东一带城乡妇孺皆知的传统名点,也是宁波十大名点(目前版本不一,流传较广的为猪油汤团、龙凤金团、水晶油包、豆沙八宝饭、猪油洋酥块、三丝宴面、鲜肉小笼包子、烧卖、鲜肉馄饨、酒酿圆子)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旧时,宁波有许多制作金团的糕团店,但以赵大有制作的龙凤金团最为有名。

  在南塘老街上的赵大有专卖店里,龙凤金团是最受欢迎的传统糕点之一。走进店中,好像能闻到面粉豆馅甜腻腻的香气。这里有不少大小不一的金团出售,大的200克,小的100克,色泽金黄的金团上,龙凤呈祥的图案隐约可见,透着古典和喜庆,吃一口,甜甜糯糯的,满是回忆的味道。

  “宁波人对龙凤金团都不陌生,小时候我们能吃到一个,算是很好的美食了,现在各种西式糕点多了,年轻一辈喜欢吃龙凤金团的不多了,但逢婚丧嫁娶以及节庆时候,来预定金团的市民还是挺多的。”赵大有食品有限公司的副总袁忠伟介绍,因为寓意“金玉满堂、花团锦簇、五代见面、五世同堂、甜甜蜜蜜、团团圆圆”等,以前宁波人不论是寿辰、乔迁、小孩满月,兄弟分家、敬神祭祖等都少不了龙凤金团,特别在婚嫁礼仪中,更是必不可少的礼品。

  金团不光味道好,还寓有团圆吉庆的意思,并按照用途不同,又生出许多有趣的名称,如种田时节有种田金团,割稻时节有割稻金团,做生意有五代金团,结婚时有龙凤金团,新生儿满月时则又有子孙金团等。

  工艺繁复考究做法造就软糯香甜

  100多年来,龙凤金团在工艺方法上有了多次改进。据介绍,过去民间做的金团外皮脆粘,内馅甜滑不到位,上口缺乏滋味。为了弥补这种缺陷,赵大有的师傅们将原来用生水拌和的外皮粉,改用熟水,又把原来单纯的豆沙馅,加白糖馅,并在其中掺入蜜饯、瓜仁等。如今的金团外形不变,但外皮吃起来既韧又糯,内馅香甜滑润。

  赵大有的龙凤金团有自己独特的做法,在南塘老街的赵大有专卖店,糕点师傅向记者演示并介绍了龙凤金团的制作过程:用糯米四斤掺和粳米六斤,按天时冷热下缸浸水十至四小时不等,捞起用清水淋去酸汪味,然后磨成粉滤出水取出挖成一小块备用。然后烧火,用大火蒸粉,粉蒸熟后倒在捣臼里,一人拌和,一人用捣子头用力捣,直到柔和为止。把捣好的米团摘成一个个大小相等的小团,趁热嵌入馅料,然后揉成圆团,滚上松花粉,放到印有龙凤图案的糕板里一压,金团就做成了。如果这金团是当节货用,还要在上面按上红印,以示喜庆和吉祥。

  馅子是用豇豆或黄豆、芝麻分别炒熟磨成粉,或在锅里煨熟烧烂,再加适量的桔饼、瓜子肉、橙丁、红绿丝、桂花等,使金团更加香甜。

[1]  [2]  下一页  尾页
本文来源:东南商报 责任编辑: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

海曙新闻数字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