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绍灵绘
朱道初
旧时宁波常以“某某堂”作为店铺和机构的名号,以中药房居多,慈善救济行业也不少见。
宁波大型的老药房以堂命名的,有“冯存仁堂”、“香山堂”等,名气很大。规模略小的镇海大生堂,在镇海县城十来家中药店中也名列前茅。它地处镇海鼓楼前,创办于光绪元年(1875)。该堂除向顾客售药、按配方抓药外,还自制丸、散、膏、丹等中成药,达300余种。该堂处处替顾客着想,如煎胶用的水并不是取现成的天落水或者附近的净水,而是专程从慈溪大隐溪(现在属余姚)运载而来。镇海与慈溪相距甚远,想要搬运溪水很不容易,大生堂每年冬天雇船装运,船到甬江大道头,再雇十多名码头工人肩挑入堂。虽然成本高了,但煎胶的质量得到了保障,所制膏方名扬区域内外。
慈善事业以堂命名的也不少见。同治末年,鄞县东乡有个恒德堂,地处大嵩城西南,专门收殓倒毙荒野的尸骸,并且发棺施葬。那时社会动荡得很厉害,民不聊生,饿殍遍野,于是当地几户大姓联合筹资建堂,依靠280亩公益田的收益,雇人在方圆几十里内的平原山麓仔细检视,妥然料理此事。恒德堂规模虽小,但其善行义举的影响却很大。光绪《鄞县县志》的编纂者董沛感叹说:“巍乎此堂,永世无极!”他还说,宁波有众多的义庄、义学、义渡、义冢等慈善义举历久不衰,足以证明我们四明是个值得自豪的“仁义之乡”。
此外还有育婴堂、迈妇堂等,好几个县内都存在过。迈妇堂的“迈妇”是指年迈的妇女,也就是老妇、老妪,不过这里所指的迈妇比一般老妇乃至年老寡妇更加不幸。她们无子女赡养,没有亲戚本家可以依靠,而且得不到宗族的庇护。光绪三十年(1904)宁波有位姓顾的善人在江北岸蔡家边办起了“益善迈妇堂”,一次性收养了15名迈妇。1920年起,附设在四明孤儿院内的迈妇堂和江东镬厂跟的永安迈妇堂相继问世。收养的迈妇人数成倍增加,管理更加细致,能兼顾到迈妇的心理治疗。过去有些迈妇堂老人因忍受不了太多的拘束,屡有主动“退堂”的现象发生,现在大都能够比较安心居住,健康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
世易时移,宁波历史上这一类旧堂多半已经消失,即使沿用旧名的,也有很大的变化,但那种济世惠民的淳朴风尚,值得后人记取。
跑单帮和跑街
刘巽明
跑单帮是旧时对从事异地贩运小本生意者的称呼,属于原始的商业模式,也是农耕社会农副产品买卖的距离延伸。很多宁波人独来独往奔波于沪甬两地,一般是手提肩扛,最多是挑一担土特产,登上宁波轮船熬过一夜,隔日天亮时抵达上海十六铺码头,将土特产在附近市场卖掉,赚取少许差价,带回上海的小商品,傍晚再搭该船返回宁波;也有结帮合伙,三五成群倒卖量比较大的货物。
那个年代,个人没有交通工具,商品交易渠道也不畅通,商品流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这些生意人的辛勤劳动,跑单帮的大都本小利薄,赚的是“辛苦铜钿”。后来,一些头子活络的宁波人发现,不需要自己挑货物做买卖,可以利用“行情”赚钱,这就是跑街,现称“中介”。
跑街是掌握商品流通的信息后,把上家的货物“搬”、“转”到下家,赚取差价。那时候,通讯主要靠书信往来,信息的获取基本靠生意人面对面的交流。“跑街”者多为男性,谓之“跑街先生”。
跑街又称“肩(掮)客”,此人的肩膀扛着上下两家商客,以和气和信誉获得双方好感才能成功,从而名正言顺地获取佣金。有时候,货物量大且利润空间大,就能够“捞到一票”。显然,跑街比跑单帮的进步,凭脑子和经验做生意,付出的体力相对少,年老了照样能够赚钞票。
跑单帮和跑街,共同点是“跑”。这“跑”不是奔跑,而是突出宁波人“脚头勤”,头脑灵活;“跑”需要信心、耐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实际上,许多事情就是靠跑出来的,包括后来与跑单帮和跑街类似的“跑外勤”、“跑供销”、“跑业务”,即企业专门负责外出跑采购、销售、生意和项目的人,也是离不开跑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商品的流通领域日益完善,电话手机、短信、物流快递、电脑网络的普及,跑单帮和跑街的形式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信息的交流与物资的交换,基本上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交通工具,而不是靠脚来“跑”了。
农家番薯种缸
黄志昌
上世纪70年代之前,宁波农户大都养猪积肥。为确保人粮猪食,自留地、开荒地角角落落都种上了番薯,少的人家有几千斤,多的有万余斤。大的圆滑的番薯人吃,小的有疤痕的喂猪或酿土烧酒。但俗话说:“芋艿烂好当饭,番薯烂只扔畈。”番薯容易霉烂,不好保存。因此,要让番薯种子安全过冬,就必须在野外山坡挖掘一个番薯种缸,把种子藏在种缸之内,方能解决这个难题。
挖掘番薯种缸费时耗力,也有危险。地址必须选在干燥的山脊背里,以黄泥土质地为上佳,若是选在砂石土里是不行的。选好位置,清除面上杂草,整理出一方小平台,接着就像掘水井一样进行操作。
说是番薯种缸,其实就是一口“旱井”而已。先在小平台上用锄头勾划出一个圆形“井口”,然后依着井口直线往下挖掘。挖至一米深,就得向四周扩展,继续深挖,使其形成一个酒葫芦状。这时,至少需要两人配合着进行。一人蹲在下面,用短柄锄头挖掘,并把挖出的泥土扒进土箕里,站在上面的另一个人将带铁钩的绳子伸到井下,由井下人钩住土箕后使劲往上提拉,拉上地面后倒出泥土,再伸下去。当挖至约四米深、底面直径两米时,能藏得下几千斤番薯,就可以停止挖掘,作最后的清理平整。
要在山脊的硬泥碎石中挖掘这么一口“旱井”,而且都是趁着雨雪天气里的停工日见缝插针地挖掘,很不容易,没有半月一月是根本完成不了这一工程的。若是遇巨石挡道或渗水,那就前功尽弃,须另择他处了。在挖掘中还会偶遇塌方等意想不到的危险。
挖掘好的番薯种缸形如酒葫芦,又像一只内置的大缸,这也许就是人们称之“番薯种缸”的原因吧。接着,把家藏或从地里刚挖起的番薯一担担挑到种缸口,再用绳子一筐筐地往下牵降至缸底,然后沿着四周洞壁一层层叠放整齐,中间留出空处,以便人沿着梯子上下。最后,还需要在“井口”支上一个竹木的“三脚棚”,在其上面盖上稻草或芦苇,以免雨水淋入“缸”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