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难寻情况非常普遍
“无主”车的危害,海曙交警很了解。他们调查后发现,“无主”车大多停放时间非常长,而且车主在交警部门登记信息不全,通过常规电话联系的方式根本找不到车主。尽管“无主”车引起公愤,但如果没有车主或车主委托人出面报废车辆,交警部门也无权处理这些废铜烂铁般的“个人财产”。
与居民座谈时,记者发现海曙交警将居民提供的具体线索一一记录下来,比如白色轿车车主的朋友可能住在联南社区,香槟色小轿车车主的名下可能有其他车辆在社区登记。经了解,他们正是希望通过各种关系找到车主。
“按照法规,小区内停车不属于交警管辖范畴,但在老百姓看来,只要是车就该交警管。”海曙交警大队石警官表示,通过走访,交警方面也了解到居民的迫切需求,决定尽最大能力来解决问题。
不过石警官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联系不上车主的情况非常普遍,主动愿意报废机动车的车主也不多,如果此路不通,还得寻求更为可行的方式。
之前,交警部门经由本报发出了“无主”车征集令,目前征集排查工作正在进行中,本报将持续关注“无主”车整治行动。
名词解释“无主”车
“无主”车,并非真正无主,而是长期占用公共资源,被人随意丢弃的车辆。交警部门在今年8月发出公告,追加这类车的具体特性,超过三个检验周期未检验及实际已处于灭失状态的机动车。
据交警部门粗略统计,全市(老三区)超过三个检验周期未检验的机动车有1.7万余辆,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无主”车,如市民所见,这些车无序散落在小区、小巷、绿化带、停车场等位置,侵占大量公共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