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林宇镇
业余文保员,宁波地方文化爱好者,曾在郡庙供职逾20年,热衷于收集、整理郡庙的历史文化。
上世纪末,城隍庙区域崛起成为宁波新的商业中心。图为新商城前的繁荣景象。
1994年,正在建设中的城隍庙新商城。这是郡庙走向现代的重要一步。
郡庙古戏台曾经常演出传统戏剧。图为观者如云、人头攒动的热闹场景。
上世纪90年代初的城隍庙。
“宁波府城隍庙”,别称郡庙,在宁波可谓家喻户晓。近日,一项“城隍庙区域改造提升”的工程,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也引发了大家对郡庙古往今来的兴趣。
宁波最早的游乐场
郡庙是神的殿堂也是百姓的乐园。绝大多数到城隍庙去的人并不是为了敬神而是为了逛庙。城隍庙之所以吸引市民,不是因为神圣而是因为好玩。至少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城隍庙无疑是宁波城内最热闹的公共场所,是宁波历史上最早的“游乐场”。
最难忘最吸引人的自然是郡庙戏台上的锣鼓声了。据《鄞县通志》记载:“邑中之戏多演于各庙中。旧时城区各业均有同行,且均有会,多演于郡邑两庙中。”而且是“一年之中,无日无之”。这种演出,有敬神的,有还愿的,但大多是工商各业的行会为纪念、喜庆或议事活动而组织的,甚至是各会之间为了显示自己而争相演出的。不演则罢,一演就是日夜连台,经旬不息。1927年停止公祭城隍之后,戏班的演出活动有所减少,但城隍庙的热闹景象依旧,各种游艺玩乐更是有增无减。前后天井里,卖拳耍猴,玩杂耍唱小曲,变戏法卖膏药,套大阿福看西洋镜,大凡当时的江湖百艺,城隍庙里均应有尽有。
当年张少策讲的评书《水浒》,许斌章的宁波走书《白鹤图》等都曾在城隍庙红极一时。在城隍庙说书的还有陈莲卿、朱桂英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批书迷。若要更高级一点的就是买张票,到西边的“郡庙书剧场”去看宁波滩簧。“郡庙书剧场”后来改名为“民乐剧场”,滩簧也发展成了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