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名副其实
沈鹏飞的店面只有两米宽,40来平方米,在1.3公里长的南塘老街里,算是最小的一个了。而细数老宁波油赞子,开在古楼的另一家老字号远比他悠长。很长时间,他都没有想通,为何自己有幸能挤进老字号街区。
2008年之前,沈鹏飞还在奉化莼湖镇的一个小村子里,守着他的油赞子店。每天他只需做一袋面粉,就能满足村子的消费量。祖辈的手艺传到他这里,好像没有了太大的用武之地了。唯一值得说道的,就是那张几十年没变、保有原汁原味的“配方”。
就是这张“配方”一眼被南塘老街相中了。
“我们花了很长时间一一调研宁波老字号,发现像沈鹏飞那样守着原味的老字号很少,许多金字招牌其实已名实不符了。”南塘老街管理负责人沈波一脸惋惜。一次,他们寻到一家做香干的老字号,当年这个牌子还出口到别国,很有名,可现在已改行做酱油了。
什么样的老字号小吃才可以进入南塘老街?这不仅是沈鹏飞困惑的事儿,也是作为历史街区改造、复兴传统文化的南塘老街摸索的课题。
“或许是我对老字号的期待更高,在实地考察后,我们发现很多老字号现在只剩下了招牌上的几个字,而内里却是无半点技术和经营特色的传承,失去了原有的特质。就像宁波某汤圆老店,现在已经变成了中式快餐消费。”对于这样的老字号,沈波毫不犹豫地选择拒绝。
沈波慢慢总结出了标准:“我们的门槛就是,老字号的形式和内容必须要统一,招牌必须是老的,产品也必须是传统正宗的。”
他认为,老字号未必需要盲目扩大产品和经营范围,国际有名的品牌,大多也以一两个主体产品为主,比如很多的奢侈品牌。另外老字号的传统和创新必须要统一,招牌、产品是老的,但管理方式、营销模式、服务理念必须是新的。众多老字号的消失证明,如果没有品牌、理念、机制、人才的创新,老字号终究是要被市场淘汰,更别谈扩大经营,拓展新的市场了。
老树新枝叶更茂
与沈鹏飞的店铺几步之遥的“南塘豆酥糖”最近在鼓楼开了第一家连锁店,传承人沈仁和把新店交给了儿子沈中博打理。
“传统小吃开连锁店曾是行业内的‘雷区’,因为我们首先会遇到一个大问题:谁主事?”沈鹏飞说,像他们家族里会这项老手艺的人不多了,以前跟他一起做油赞子的人也早已改行,找不到轨道的传承,传统小吃想要持续的生命力其实很难。
老店新开的新主人沈中博,27岁,读的是西点制作专业,毕业后在酒店宾馆里做西点师傅。拥有点心制作功底的他,学做豆酥糖并不困难,却一直排斥干这一行。“做小吃受累又不挣钱,豆酥糖最早才卖8分钱一包,前几年虽然卖到几块钱,但全手工的完艺,每天生产量就很少,吃的人也越来越少,加上黄金地段高房租,收益基本只能拉拉平。”
沈中博的观念是许多传承人子女共同的想法,这给了沈鹏飞灵感:“手艺的延续,先要让它繁荣起来,自然而然就能传承下去。”
沈鹏飞也看到了南塘老街里老字号逢春背后的强大推动力。近些年,为了重塑老字号,海曙区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老字号企业在海曙新设立连锁门店的,给予每家2万元奖励;对通过控股、收购等方式恢复老字号经营的,企业营业面积达到500平方米即可获得5万元奖励。
新的传承人接手,“南塘豆酥糖”有了新鲜玩艺儿。
只见,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店里硬是挤进了几个大冰柜,原来是用来夏季给豆酥糖保鲜的。“夏天吃的人不多,天气热,豆酥糖也容易化掉,装进冰箱里,就能保持纯正的口味。”沈中博说,他把西点专业学到的十八般武艺用在了老店里了。他还把几种豆酥糖放到了网上搞团购。最近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沈中博自创的素色豆酥糖月饼还火了一把,一天就卖了几千块钱。
中华面点大师、浙江商技校的面点专业老师杨晓蝾去年为了写作《浙江点心》一书,曾引用清代文学家周容的散文《芋老人传》,“今昔异芋味,时位移人心”,表达了传统小吃味道的好坏不是由于烹调方式的不同,而是由于时势地位和个人际遇的不同造成,而变化的口味和人需要有适应时代的老字号传承人去为产品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