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朱宇
面对激烈的区域竞争和有限的环境资源,宁波靠什么摆脱传统发展的“路径依赖”?靠什么开辟新的发展空间?靠什么重铸新的竞争优势?
在今年初举行的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宁波吹响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号角。
一年来,宁波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新材料科技城、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相继启动,“科技领航计划”强力推进,一批重量级产业化项目开花结果,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一年来,宁波全面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四换工程”换来控员增效,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绘就,淘汰落后产能自我加压,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一年来,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向纵深推进,港航物流、金融贸易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力,成为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创新驱动引擎轰鸣
经过3年科研攻关,12月20日,全球首条石墨烯规模生产线在宁波投产。石墨烯这种全世界最薄、最硬、导电性最好、导热能力最强的新材料,率先在宁波走出了实验室。
“石墨烯是宁波‘智本’和资本相结合的成功案例。”中国石墨烯创新联盟秘书长李义春说,该项目将带动以石墨烯为核心的创新产业集群,引领我国前沿技术发展。
石墨烯产业化应用开发、碳纤维规模化生产……今年以来,宁波扬长避短,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强产学研对接,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顺利落地。
创新驱动需要更多的平台和载体。今年8月,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动工建设,打响了“新材料产业看宁波”的品牌。科技城对于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成果、强化城市极核,具有重要意义,被列为全省科技创新的大平台。
为了充分发挥宁波国家高新区的核心载体作用,我市还启动了高新区“一区多园”战略,瞄准电子信息技术、新型膜材料等产业,联动发展各县(市)区产业集聚区,使国家高新区的优惠政策加速向各县(市)区延伸。
“科技领航计划”、“智团创业计划”,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宁波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加快了各种创新要素的集聚,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今年前9个月,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达6550件,同比增长41.7%。
工业强市鼓点声声
10月24日,宁波杭州湾新区,上海大众宁波分公司首辆“速派”轿车下线,作为国内自动化和节能环保程度最高的工厂之一,大众宁波分公司规划年产能30万辆,平均每分钟可下线一台整车。
12月18日,鄞州区五乡镇,一辆白色车身、蓝色“腰带”的列车,缓缓驶出宁波南车产业基地,首辆“宁波制造”的地铁列车正式下线,创下国内同类车型中重量最轻、运行最节能、承载强度最高的新纪录。
新装备产业是宁波重点培育发展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强化创新驱动建设工业强市的若干意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宁波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步伐再提速。
改革提升服务业能级
作为全国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宁波大力发展具有临港经济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在港口物流体系、现代营销贸易体系、现代金融支撑体系和创意设计产业体系等领域的改革创新取得了新突破。
随着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国际强港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宁波服务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以物流、金融、贸易等为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