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铜铸像
浙东学派与海曙
南宋时的浙东学派是与程朱理学相对立的哲学学派,而浙东学派50多位代表人物大多住在或曾生活在海曙。从明末清初起,黄宗羲的学术活动以甬上为据点,因此高足多出于甬上。他的学术思想和学风,薰陶着一代又一代的浙东学者,蔚成新的风气,形成了浙东史学派。他们力倡以六经为根柢,以历史为脉络,经与史互相融会贯通,通古而达今,经世而致用。他们要求把治学的重点从儒家经义和纯粹的理学框框中解脱出来,在封建传统文化2000余年的统治中,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浙东学派尤其是浙东史学派与月湖是结了不解之缘的。浙东史学派开创者黄宗羲讲学的证人书院,院址就在距月湖约二公里的白云庄。
黄宗羲嫡传弟子中最有才华者当推万斯同。清廷多次诏征黄宗羲出仕纂修明史,黄始终未允。后来他考虑由别人来执笔,可能有失公允,效果会更不理想,权衡得失,还是嘱托万斯同勉为其难担此重任,推荐他北上参修明史。
全祖望是浙东史学集大成者。他考中进士后在翰林院任职,自甘清苦生活,日以继夜借读院内秘藏的《永乐大典》,日必尽二十卷,遇到有用史料,赶紧抄录下来。现今传世的永乐《宁波府志》,就是靠全祖望辑录下来的。稍后于全祖望的有史学家章学诚和邵晋涵,他们均系乾隆年间进士,都参与过《续资治通鉴》的编撰。邵晋涵入四库书馆,参与《四库全书》的编纂。晚清时代甬人王梓材、徐时栋、董沛等,可视为清代浙东史学派之殿军。
民国以来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迄今,在将近一个世纪里,宁波也出过不少史学界人才,有的在文献整理上作出过显著成绩,如张寿镛编辑了煌煌巨著《四明丛书》一至八辑,收甬上学者著作178种、1177卷,至今地方性丛书无出其右者。
海曙楼“披上”3D灯光秀
宁波地标———海曙楼
海曙楼又称“谯楼”俗称“鼓楼”,始建于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它是宁波历史上正式置州治、立城市的标志。鼓楼是宁波市唯一仅存的古城楼遗址,是国家文物重点保护的古建筑之一。
鼓楼几经兴衰,几度易名。五代时,称“望海军门(楼),宋为“奉国军门(楼)”。元初,蒙古贵族统治者下令拆除全国重要城池,宁波鼓楼也遭拆毁。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又建城、楼,名“明远楼”,不久又被毁。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太守黄永鼎重建。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倾圮欲堕,太守蔡贵易重建,使之面貌焕然一新,更名为“海曙楼”,沈一贯作碑记,董大晟作赋,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及以后多次重修,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除赋碑外,其余均被毁。现存的建筑是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重建。
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新任鄞县县令王安石几次登楼,特为奉国军楼的刻漏作《新刻漏铭》。这位十一世纪的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在铭中表示要以楼中的刻漏那样“勿棘勿迟”的速度来改革处理政事;要以刻漏那样勤于报时的精神来管理政治。从表面上看,王安石是为刻漏作铭,实际是一篇决心革弊维新的誓言书。
1989年4月,宁波市对鼓楼进行落架大修,至次年6月完工。大修后的鼓楼面貌焕然一新。整座城楼占地七百多平方米,总高约二十八米,共分七层,城高八米多,门道深十六米,门宽六米,为石砌拱形门;其东北依城墙设有踏道,可拾级登上城楼;楼为五开间,三层木结构檐歇山顶,气势雄伟。据史载,鼓楼区域自唐长庆元年明州刺史韩察筑子城以来,便为历代政治中心,即衙署所在地。如今,鼓楼及附近的公园路一带已成为宁波主要文化活动的聚散地,整个地区的建筑充分体现出宁波江南水乡的特色。(张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