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各地以焦裕禄为镜,学习焦裕禄精神,这让我们不由地想起一个焦裕禄式的干部——孙文龙。
他是一位去世30多年的干部,可是老百姓却至今难忘,以至每年清明节还有群众上坟祭奠。这不仅因为他留下了泽披后世的水利工程,留下了致富百姓的桑蚕产业,更因他留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形象。粪篓书记、蚕桑书记、养猪书记、北瓜书记、棉花书记、水利书记、气象书记……在群众心目中,他的形象永远是农民的样,朋友的样,亲民的样和无私奉献、俯身干事、敢于担当的样。
30多年后,我们再次去群众中寻访他的模样,从他的事迹中找寻答案:群众满意的干部应该怎么当?
1982年,病逝在工作岗位的孙文龙回到家乡——阳城县孤堆底村,葬在他带领群众绿化的孤堆山下。孤堆山下的孙文龙不孤单。群众自发捐款为他建起纪念馆,隔三差五总有人来看望他;孙文龙的故事在民间被编成歌、排成戏,四处传唱,他活在无数百姓的心坎上。
土地不会忘,孙文龙曾用汗水把它浇灌;青山不会忘,是他让荒坡披上绿装;百姓更不会忘,孙文龙带着大伙种下了致富的蚕桑。阳城、武乡、屯留,孙文龙都任过县委书记,他走过的山山水水为什么总是充满生机,他的故事一桩桩一件件为什么让人无法忘记?踏着他的足迹去寻访,让老百姓给我们答案。
朋友一样,时时处处替百姓着想,群众都愿意跟着他干
5月,太行山已被松柏染绿,生机无限。阳城县固隆乡(过去叫文敏乡),依坡顺势而建的广场上,十几名乡干部人手一把剪刀,正在孙文龙的画像前宣誓。乡党委书记范常胜说:“每人一把剪刀,包两家农户,和群众一起上山修剪核桃树,多动手少动嘴,孙文龙把这种作风永远留在了固隆。”
固隆是孙文龙回阳城工作的第一站。1957年,孙文龙从省公安厅主动要求还乡支农,刚入固隆乡地界,一片片没犁的白茬地让他犯了嘀咕,“撂着不翻,肯定影响来年的产量”。其实,这是当地农民多年的习惯,也知道翻茬的好处,但因为地太多就顾不上管了,而孙文龙刚上任就想改变这个习惯。
尽管把各村的农业社长叫回来动员一番,但都没把这个新来的年轻乡长放在心上。孙文龙有他的办法,给乡里的干部每人配一把镢、一把锹,自己带头干。看着他满手的水泡,农民们知道“这不是个指手画脚的干部,而是个能和老百姓同甘苦的官”。赶在上冻之前,全乡七八千亩的茬地被翻了一遍。第二年固隆乡粮食空前高产,乡里人对孙文龙有了好感,他说栽桑就栽桑,他说垒塄就垒塄。
俯下身子,没有架子,心里想的和农民一样,这样的官老百姓喜欢。在寺头当乡长时,他见老百姓吃油很困难,便从老家孤堆底村砍了一枝果实累累的黑椋子树,步行八十多里扛到寺头乡,召开村干部会议推广种植,很多人认为他在瞎干。现在,寺头乡还有吃黑椋子油的习惯,男女老少都知道这和孙文龙有关。真给老百姓办事,过多久他们也不会忘。
你亲民,民也亲你,当地老百姓亲到可以叫他的外号,其中最著名的要算“粪篓书记”。孙文龙下乡总爱挎个粪篓,拾满就倒到农民的粪堆上。刚开始,人们当洋相看,时间一长都知道他不是在装。孙文龙说:“要让群众办的事,我们干部必须先干,粪篓是干部和群众联系的桥梁。”
除了开会、学习,孙文龙几乎每天都和农民在一起,留在民间的故事有几箩筐。
1957年,固隆乡府底村有一位孤寡老农去世了,死后3天才被人发现。时任乡长的孙文龙得知情况,马上组织干部为老汉办丧事,亲自为其穿衣装殓,抬棺送葬。共产党的乡长当“孝子”,此事至今在当地广为流传。
不管大事小情,只要他遇上就不会不管。孙文龙下乡检查,车子走到半路,突然看到有个农民在拼命地跑,原来他家的母牛难产,急着要到乡里找兽医。孙文龙赶紧让司机把车停下,一把将他拽到车上,“坐我的车去”。车拉着农民去赶路,县委书记却撂在了路旁。
1976年,阳城县下孔村郑青和家中失火,两个孩子严重烧伤。正在那里下乡的孙文龙听说后,用自己的车把郑青和一家送到城里,跑前跑后像对自己的朋友、邻居一样。孩子病情虽控制住了,但后续治疗的费用却难住了郑青和。孙文龙说:“莫慌,莫慌,我给你想法子。”他不仅和医院协商,妥善处理了郑青和欠下的医药费,还给生产队写信嘱咐,郑青和的事集体一定要继续管。
今年73岁的郝旭初,陆陆续续在孙文龙身边工作了十几年,在他看来孙文龙和农民处得和朋友一样。群众眼里的孙文龙“当官不像官,就爱跟老百姓吃一锅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