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9188196

海曙新闻网

OUR REPORT让我们一同发声 第三站江厦

    2014年07月15日 08:46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宁波府城隍庙称郡庙、老庙,唐长庆元年(821年)宁波州治移至三江口,梁贞明二年(916年)建造城隍庙;其相隔仅为75年,且建造的位置位于子城内,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宁波府城隍庙见证着千年宁波的发展历史,在城隍庙发生的历史事件都与宁波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封建王朝里带百姓祈福求雨,“六狂生”聚众抗清,城隍庙会;均是保一方水土保一方人,这种文化已深入每个宁波人的心。

  其现存建筑总体格局完整、结构明确,各进斗拱、藻井、墀头、牛腿、栏杆等均采用宁波当地朱金木雕和螺甸嵌襄,其雕刻采用透雕、圆雕、线雕等雕刻手法。朱金木雕和螺甸嵌襄是宁波著名的传统工艺,现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物遗产。城隍庙大殿中所保留的大量精美的木雕作品是这传统工艺的精华。

  1981年,宁波府城隍庙被列为宁波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宁波市政府对城隍庙曾进行了大规模修缮。时隔30年后的今天,又一次大规模修缮将启动,预计费用将在3000万元左右。

  记忆里的城隍庙

  记者朱尹莹

  在宁波,提起城隍庙,可谓家喻户晓。

  城隍庙位于县学街东端,西接宁波月湖胜景,南邻唐代著名古迹天封塔,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府城隍庙之一。

  宁波作为古城的象征

  宁波府城隍庙又称郡庙、老庙。这里一直是宁波重要的祭祀场所,宁波城保护神———城隍庙神的居住地。

  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春,城隍庙不慎被大火焚毁。宁波知府张琪决定另择良地建造。张琪是一个对传统文化颇为精通的官员,他挑来挑去,最终将庙址选在了现在城隍庙所在的位置。

  今天所看到的城隍庙,是清代光绪十年(1884年)重新设计营造的府一级城隍庙。当时,城隍庙既是宁波当地民众年初岁末祭祀的重要场所,也是宁波地方官吏到任、离任发誓忠君爱民、清廉为政、鞠躬尽瘁的必到之处。

  “城隍庙在全国各地都有,全国各地城隍庙分四个等级,分别是都城隍庙、府城隍庙、州城隍庙和县城隍庙,宁波的城隍庙属于府城隍庙,是全国现存的府城隍庙里体量最大的,建筑面积有5000多平方米。”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建东介绍,唐长庆元年(821年)宁波州治移至三江口,梁贞明二年(916年)建造城隍庙,宁波府城隍庙比宁波城的历史仅仅晚了75年,可谓见证了宁波城的兴衰。

  宁波最早的“游乐场”

  城隍庙是神的殿堂,也是百姓的乐园。绝大多数到城隍庙去的人主要不是为了敬神而是为了逛庙。至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城隍庙无疑是宁波城内最大最热闹的公共场所,也可以说是宁波历史上最早的“游乐场”。这是郡庙社区林宇镇记忆里最深刻的事情。

  林宇镇今年71岁了,却是很多人眼中的“文保狂人”。30余年来,他醉心研究天封塔、城隍庙,为保护它们奔走呼吁,并写下大量研究文章,仅《话说郡庙》系列就近4万字。

  老林回忆说,最难忘最吸引人的自然是戏台上传出的锣鼓声了。“锣鼓响,脚底痒”,城隍庙的锣鼓一响,几乎半个宁波城的人就向而往之。民国初期,在宁波的京、昆、徽班和乱弹、甬昆、的笃班等就有二十余家之多,有名的如大四喜、老大鸿寿、大春台、宋翔记、大连升等戏班都曾在郡庙戏台上红极一时。

  宁波最早的“美食城”

  城隍庙小吃的历史,同样让林宇镇回味无穷。他说,城隍庙小吃在上一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开始,就已非常兴盛,到了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城隍庙成为了市内无人不知的美食城。

  大门的门厅里,窄窄的白条桌,沿门两边摆开,桌子后面的大锅小锅整天冒着诱人的热气。锅瓢声、吆喝声此起彼落,木头的长凳也常常座无虚席。“名气最大的要数‘大喉咙’和‘小白眼’的牛肉面。”林宇镇说,之所以有名,除了汤浓肉香外,还有就是“大喉咙”独特响亮的吆喝和“小白眼”“瞄东切西”的刀功。

  在林宇镇的《话说郡庙》里,有这样一段做馄饨的记录:馄饨也是现叫现做的,摊主的手灵巧得象是变戏法,客人刚刚坐好,他的馄饨也包完了。小镬子里,一只小镬盖漂在汤水上,紧紧压着浮起的馄饨,小镬盖一转二转,一碗清汤红馅白皮绿葱的馄饨就放在你的面前了。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本文来源: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海曙新闻数字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