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健康产业

[宁波日报]民营医院:美丽图景如何成真?

    2014年08月14日 09:09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本报记者蒋炜宁 海曙记者站朱尹莹

  今年6月,我省出台了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健康产业的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医疗卫生,主要包括民间资本举办综合性医院和有特色的专科医院,允许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

  政策释放了积极的信号,也搅动了市场的一池春水。紧接着传来的消息还有:台湾大学眼科医疗集团5000万元收购深耕宁波眼科市场已有10余年的明视康眼科门诊部;按三级医院规模建设的中外合资慈林医院7月中旬开诊,雄踞慈东片区;我市首家老年病医院———江北民营康养医院开诊,开业伊始,就与宁大附属医院开展深度合作。

  然而,美好图景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民营医院迎来春天还有多远?为此笔者展开了调查。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我市民营医疗机构2432家,其中医院51家,门诊部93家,其他大部分为诊所、村卫生室。民营医院核定床位数3985张(不含慈林医院500张)。去年底全市医疗机构总床位数29356张(未含慈林医院),民营医院床位占全市总床位数为13.46%。

  笔者选取了民营医院最多的海曙区展开深入调查。从上世纪90年代末该区第一家民营医院———同和医院开诊至今,17年来共集结了医务室、门诊部、诊所等民营医疗机构近百家,其中上规模的有13家。据统计,上半年,该区13家规模以上民营医疗机构实现营业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28.0%。期末从业人员1108人,同比增长10.2%。分别高出规模以上服务业整体水平16.2和9.9个百分点。在服务业的各个分支上,医疗行业可谓一枝独秀。

  医疗市场“新生代”

  面临诸多竞争短板

  与全市情况一样,海曙区的民营医疗单位都很“年轻”。海曙区卫生局最新数据显示,该区规模以上的13家民营医疗机构,经过17年发展,涵盖妇科、整形美容、中医等各个医疗门类。与“树大根深”的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疗单位可谓是医疗市场的“新生代”,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积极主动推销自我,诊疗服务更人性化。

  虽然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都强,但民营医疗机构面临的竞争还是很惨烈。有些民营医疗机构发布虚假广告,求取短期效应。这种不注重长远利益的做法,无疑有损于民营医疗机构的整体形象,导致社会对民营医疗机构存有偏见。

  “在医疗人才引进和培养上,民营医院也存在较大问题。”珈禾整形医院办公室主任王显成说,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的人员流动要大得多。此外,多数民营医院没有完善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市场营销没有形成系统和规模,流动资金投入不足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医院的发展。

  政策的“玻璃门”现象更是让民营医疗机构“迈不开腿”。据了解,海曙区享受医保政策的民营医疗机构主要有宁波皮肤病医院、同和医院和宁波口腔医院,其余民营医疗机构均未享受医保政策。而公立医院则普遍享受医保政策,用医保定点优势吸引了大部分医保病人,造成民营医院在市场经营上步履艰难。

 [1] [2] 下一页
本文来源: 宁波日报 责任编辑: 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