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
想了3个点子帮居民买车库
老彭到了第二站——丽园社区。
上半年他在这里帮居民搞定一件事:有些居民喜欢在河里洗拖把、扔垃圾,不安全也不卫生,在他的支持下现在河边已经筑起了护栏。
这趟来,他原本还想敲定一件事。丽园社区是安置小区,地下车位和地上车库属国有资产,因为产权问题,这几年只开放了一小部分供住户使用。
这几年停车位需求越来越大,不少居民提出来要买车位。但是在听了一起来的海曙区国土资源分局葛晖局长对小区车位评估价格的介绍,以及四位居民代表的意见后,老彭感觉双方的价格分歧有点大,在现场还一时解决不了。
眼看这事要黄,老彭在现场赶紧给大家支招。
他说,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处置前提下,尽量给居民实惠,毕竟车库就是要给百姓用的。
他建议了三个办法:
一、设定一个底价和一个顶价,在这个价格区间内所有居民来竞拍,每户只能拍一个车库,价格封顶是为了怕价钱炒高,老百姓吃亏;
二、听取居民意见,固定一个价格,用抽签形式来决定谁家能买到;
三、实在不行就只能出租了。
居民代表们议了议,觉得老彭说得有理,有人讲:“说句良心话,区政府也不是想从我们这里赚点钱,我们回去考虑考虑。”
这事最后离落槌敲定还有点距离,也可见老彭回社区这事,提前还真没安排过。我在现场看到居民跟老彭讨价还价的时候,可一点也不客气。
10:30
化粪池抽干净了小区不再臭了
车库的事情谈完,老彭接下来研究的是化粪池问题。段塘街道小漕社区丁家一村、二村属于无物业小区,由于历史问题,小区内的化粪池抽运一直不是很干净,到了夏天臭得很。
今年4月份,老彭在小区的化粪池旁就地和城管局负责人开过一个现场会,要求尽快解决,并定下方案:
1.社区对辖区内的化粪池情况进行再统计,明确总数、具体位置;
2.明确由区环卫中心负责抽运,进行定期、不定期清理;
3.社区负责日常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区环卫,抽运过程中跟居民沟通好。
这事办得怎么样?小漕社区书记陈承这次是带着居民的感谢而来的。他说:“现在小区的化粪池从8个增加到了16个,环卫处也已经联系妥当,帮忙抽运了多次。”
老彭听到居民满意,这才放下心来。
10:45
杀回马枪检查破墙开店重灾区街道主任偷偷松口气
老彭驱车到了新高路,这里曾经是破墙开店、跨门营业的“重灾区”。
新高路区区400米,周围人口密集,老年人较多。附近高塘菜场,以菜价便宜而出名,价钱低就是因为附近存在大量马路摊贩。另外有些居民楼破墙开店已有20多年。
每天早上6点不到,就有摊贩开始到这里抢地盘,原本就不宽的路面被马路菜场挤得只剩下一条单车道,行人、附近居民埋怨颇多。
对此,海曙区西门街道从前年底开始,相继开展20多次整治及清理行动,劝退无证设摊、破墙开店、开门占道等违法现象3000多起。这其中要让人家关了店面房,每年损失上万元的租金,工作相当难做。
按理这事去年就算是办完了,但老彭不放心,这次从头到尾把新高路走了一遍。就是要看看马路菜场游击队有没有返潮。
好在一圈走下来秩序良好,身边西门街道主任章静也能松一口气。不过老彭还是向她布置了一个任务:“好的市容市貌要保持,而且还要请附近居民一起来监督。”
半天结束后,记者采访了老彭,问他这样的工作方式有没什么心得。
老彭说,这两次社区“一把手”的经历,让他感触颇深。俗话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通过真情融入、真帮实扶,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这样进社区、回社区的工作办法,今后还会继续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