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光
宁波古称明州。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朝廷置明州,州治在今鄞州区鄞江镇的四明山下。明州因山得名,故后世甬人自唐始,以明州或四明表示籍贯(公元821年,移州治于今之三江口;公元1381年,改明州为宁波)。
四明古号“三佛地”,以鄞东阿育王寺之释迦舍利,明州城南戒香寺之哑女维卫,奉化岳林寺之布袋弥勒,三者合称是也。
现在佛
鄞东太白山北麓的乌石岙,犹存古育王塔院遗址。山岭间,茶园、竹林,溪流交错,古樟、桂树,浓荫匝地,景色蔚然深秀。山径古清澜桥畔立有文物保护碑,此地乃“涌见岩遗址”。
“万山深处石如床,宝塔西来向此藏。”拔地而起的涌见岩,就是传说中的舍利宝塔涌现之处。岩顶是翼然而立的瑞应亭,亭中碑文记载:“晋慧达大师自并州来至此山,结茅以居,夜闻钟声,见地涌起而获舍利宝塔,后人因名之为涌见岩。”
——这是西晋时期的一则神奇故事。慧达本名刘萨诃,原是个猎户。“并州”,今之山西太原。刘重病不死,皈依佛门,千万里托钵求食,踏遍山泽,寻找阿育王所造释迦真身舍利宝塔。就这样,不可思议的奇迹发生了!
涌见岩之东,就是古育王塔院遗址,残砖碎瓦和墙基柱础比比皆是,遗址上还有硕大的桂花树,枝叶扶疏,昭示着逝去的伟岸。塔院遗址的山坡上,有慧达大师的墓地,碑刻:“西晋开山祖师利宾菩萨之塔”。塔后祭亭,雕琢工细,亭柱上镌有联语:“千山霜叶瘦,万壑雨花肥”。
东晋义熙元年(405),古育王塔院迁址鄮山南麓(今址)。南朝梁武帝时扩建寺院,萧衍赐名“阿育王寺”,成为国内现存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寺院。相传古印度孔雀王朝时,曾经杀人如麻的阿育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并派遣高僧赠佛祖释迦牟尼舍利子收藏各地。阿育王寺即其中之一,古称“八吉祥六殊胜地”,为天下禅宗五刹之一,誉满中外。
佛祖真身舍利,历代珍视。笃信佛教的梁武帝,下诏保护舍利塔,给兵三千,设营防卫。宋高宗、孝宗御书“佛顶光明之塔”和“妙胜之殿”的匾额。元世祖忽必烈诏迎舍利进京供奉,并亲自驾临玉塔寺致敬。舍利在北京巡礼数月后始送还宁波,“所过州县,导引入境”,备极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