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574-89188390

海曙新闻网

四明三佛地

    2020年08月06日 10:33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阿育王寺院内今存之舍利殿,建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乃仿照北京故宫建造,重檐、黄色琉璃瓦覆顶,庄严辉煌,为封建时代皇家至高无上之殊荣。殿内供奉石雕舍利宝塔,高1米余,内置七宝嵌镶的宝亭,悬宝磬,舍利子挂在其中。

  过去佛

  成书于清代中叶、吾甬上著名乡土文献《四明谈助》,关于宁波城南柳亭庵一节,备述佛经上关于过去七佛中的第一佛维卫佛,化身唐代明州城南戒香寺的哑女,能知过去未来,无疾而终,葬柳亭庵。

  文物考古工作者踏勘考证,今海曙区澄浪社区的小南海、南塘河西岸,便是当年柳亭庵遗址。几十年前,这一带还是郊区农田,庵旁有参天古樟,地形地物与史志记载吻合。古时,这里地处甬水门外里许,距南塘河注入奉化江交汇处不远,东为澄浪堰,柳亭庵三面临水,竹木萧森,沙水交会,林壑清幽,向为南郊胜境。

  唐天复二年(902),僧鸿绍于此创建柳亭。明州刺史又建柳亭塔院。宋熙宁中(1068—1077)明州城南戒香寺有哑女,年十七、八,貌丑,曳手跣足,行市井间。见人以喜惨之表情定吉凶,无不灵验。在寺院内只持帚扫地而已。当时居住月湖西岸的中大夫周锷,将赴省会考举人。哑女至其家大笑,题写偈语为之饯行。偈云:“风波未息,虚名浮利终无益,不如早去陪蓑笠,高卧烟霞,千古企难及。君今既已装行邑,定应雁塔题名籍。他年若到南雄驿,玉石休分,徒累卞和泣!”

  哑女归寺后,长叹而逝。周锷备棺将其葬之柳亭。数年后,周在京师开封见到哑女还活着,惊问:“您是哑女吗?”哑女挥手不答,转身离去。周回明州后,往柳亭掘开哑女墓穴,仅存一具空棺。政和四年(1114),周锷果然到广东南雄当了知府,颇多政绩,当地父老称颂:“视民如子,居官如家”。却因议论边防事务获罪当朝宰相,受到迫害罢官,应了哑女“玉石休分”的预言。

  再说,明州城里有个叫卫开的文人,在洛阳旅邸遇一道长。道长对卫开说:“您家乡戒香寺的哑女,是维卫佛,您若回乡,可前往礼拜。”待卫开回到故里,哑女早已归葬。翌年,卫开去杭州,住在友人书吏陈式家中,见到几十个儿童簇拥着一个小尼姑,入门哗然。小尼姑朝着卫开只是“哑、哑、哑……”作手势索要纸笔。只见哑尼写道:“须弥山上摆铎,大洋海底摇铃。如问哑女姓字,只此便是真名。”写完,出门径去。卫开再想追问身边的儿童,忽然一个都不见了。

  清初,甬上大学者万斯同得知这一神奇故事后,曾在《鄮西竹枝词》中写道:

  背郭茅庵字柳亭,一丛竹木喜青青。

  若言哑女当年事,不信人间怪物生。

  沧沧人间,往事已越千年。时至今日,改革潮涌神州,文明花开澄浪。南塘河畔,蔚然之势,催人奋进。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柳亭胜迹,2002年,澄浪社区居民集资重建了柳亭和柳亭桥,亭桥相依,立塘河西岸。新亭之所在即唐代柳亭之遗址,平面长方形,歇山顶,采用全部梅园石雕凿,结构坚固,典雅古朴。坐东朝西,背依塘河。石柱楹联云:“千载柳亭傍古堰,四明佛地在澄浪。”周围碧草垂柳,附丽动人传说,装点温馨家园。里人歌曰:“万里渡江河,朝霞独此多。”居者闻之奋发,踏浪同行,齐声召唤和谐美好的都市亲情。

  未来佛

  民国二十三年(1934)出版的《佛学辞典》“四大名山”条目载:“近有立张四大名山外,加奉化雪窦弥勒道场为五大名山者。”

  众所周知,现在佛教有四大名山,即文殊道场五台山,普贤道场峨眉山,观音道场普陀山,地藏道场九华山。唯独五尊菩萨之首弥勒没有一座名山作为道场。且弥勒是如来的接班人,将在五亿七千年之后,接替释迦牟尼而成为佛教至尊,故称为“未来佛”。雪窦山为天下名山,宋仁宗梦游是山,理宗追书“应梦名山”。山中雪窦寺是“弥勒应迹胜地”。如今全国寺院天王殿内的弥勒塑像,是奉化人后梁高僧契此、即布袋和尚的原型。布袋和尚契此,生产于奉化城郊的长汀村,在岳林寺出家,经常来雪窦山云游、礼佛。1987年,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莅寺视察,重提此事,朴老深以为然。

  关于弥勒化身,即布袋和尚的故事,在奉化民间传说颇多。布袋和尚圆寂前,留下了《辞世偈》:“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言毕,在岳林寺东廊下端坐而逝。后人以此认为布袋和尚是弥勒的化身,并以他的形象取代了弥勒佛的原型——一尊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塑像,外向而坐,笑迎四方香客,深受人们欢迎。这就是遍及城乡大小寺院的弥勒佛。通常,他的两侧还有一副脍炙人口的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上可笑之人。”令人心驰神往。

  佛教,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折射,于公元282年传入宁波,很快在城乡生根落脚。宁波,山海形胜,钟灵毓秀,召唤历代高僧驻足,造就众多禅林古刹。庄严寺院,丰姿超凡,流布全城内外;天封塔、咸通塔皆佛教踏入甬城的纪念碑,为历史文化名城增添无限风采;更有古寺新辉,梵音袅袅,展示出宁波佛教文化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太平盛世的现实风貌。

  如上所述,古称“三佛地”的宁波,现在、过去、未来,三佛并存一地,福祉降临一方。宁波有史以来,从未发生过重大自然灾害和兵弭战祸,真正成了风调雨顺、佛祖庇佑的吉祥如意之地。

首页  上一页  [1]  [2] 
本文来源:海曙大观 责任编辑:张弛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