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574-89188390

海曙新闻网

董黯——宁波第一孝子

    2020年08月06日 10:33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到宋代,甬上最早方志宋乾道《四明图经》记载的比较简略:“孝子讳黯,字叔达,一字孝治,会稽句章人。生后汉时。家贫少孤,事母尽孝,采薪供养,甘果美味,奔献于母。母甚肥悦。比舍有王寄者,富而不孝。二母各言其子,寄闻而衔之,伺孝子出,苦辱其母。孝子知之,恐贻母忧,默而不言。母既葬,斩寄首以祭母墓,自囚以告有司。和帝释其罪,召为郎,不就,以寿终。”宋宝庆《四明志•叙人》中的记载更为详实而有条理,对“其徙居也,庭出寒泉”、“愤亲之辱,白日报仇”这些孝行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与演绎:“董黯,字叔达,仲舒六世孙也。事母孝。母疾,嗜句章溪水,远不能常致。黯遂筑室溪滨,板舆就养,厥疾乃痊。比邻王寄之母,以风寄。寄忌之,伺黯出,辱其母。黯恨入骨。母死,恸深切,枕戈不言。一日斩寄首以祭母,自白于官。奏闻和帝,诏释其罪,且旌异行,召拜郎官,不就。由是以慈名溪,以董孝名乡。”董孝子到大隐溪汲水之记载由此开始。

  其后元代,鄞人袁桷所编的延祐《四明志》、明宪宗时鄞文学杨实撰的成化《宁波府志》、南京兵部尚书鄞人张时彻撰的嘉靖《宁波府志•孝友传》、清代宁波府知府曹秉仁修雍正《宁波府志•孝义传》、郡人闻性道纂修康熙《鄞县志》及光绪《鄞县志》等方志上大同小异记载其事,所不同的是董孝子的籍贯及溪名的归属有出入。由于修志者为鄞县人,而鄞县在历史上与句章曾有瓜葛,于是董孝子就牵强附会地成了鄞人了;而那“慈溪”从今慈城的浮碧山下,跑到董孝子汲水之处今属余姚的大隐去了。其始作俑者也是南宋时的鄞人楼钥,其所写《慈溪县董孝子庙记》一文中将慈溪与大隐溪混为一谈,目的想让孝子改籍,恕不知其爷爷的爷爷——北宋时甬上“庆历五先生”之一的楼郁曾为在阚湖的旁边的“慈溪”写诗。慈溪就是大隐溪一说,以讹传讹,现仍盛行。

  至于董孝子的孝行在细节上更是具体化。尽管内容上大同小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故事完全按照宋宝庆《四明志•叙人》中的记述来编,所不同的是后人总是根据自己对孝的理解来编圆这个孝子的故事。如其家庭出身,有人强调是大儒董仲舒的后裔,“名门出孝子”理所当然;但也有人说家境“甚贫”,似乎“家贫出孝子”更为合理。也有人说“少孤力学”,少年的董黯虽没有成年,却懂得只有“力学”才能使其母的心得以宽慰。因为董孝子的父亲去世之后,董孝子就成了其母的精神支柱及希望所在。作为董仲舒的后裔,要重振门庭,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力学”为“尽力色养”作注脚。同时又有人说董孝子“家贫少孤,事母尽孝,采薪供养,甘果美味,奔献于母”,突出少年的他力能所及地来侍奉母亲。长大后为母弄水,不管是远路汲水、迁居近水,还是砌坎蓄水,这不仅仅是为了讨母亲的欢心,而且还包含了在生活上满足母亲日常需求,因而感动上苍,致使“庭出寒泉”。至于“庐墓守孝”中的“单身林野,鸟兽归怀”,“林集祥乌”等神秘化的色彩没有了,因为在传统中国社会里,子女在父母去世后是否为之举行合乎礼仪的葬礼,被看作是有否孝心的一个重要重要标志,所以后来的方志中强调的倒是董孝子在母亲去世后,如何哀毁骨立,负土营葬,并在墓前搭起草庐,守孝三年。不但如此,其还含辱枕戈不言,报母仇还得考虑先让仇人尽孝问题。这一改,为后来的汉和帝“表其异行”,“释专杀罪,召拜议郎”,使孝子“海内闻名,昭然千秋”张本,使得董孝子的最后结局显得顺理成章。

  从上述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董孝子的传说也不是一朝形成的。在漫长流传过程中,人们力图根据孝义来编圆这董孝子的故事。董孝子本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其曾尝过自幼丧父苦楚,有过感恩养育的情怀,也有过为报母仇不惜以身试法的冲动,也有过不愿为官,“累徵不就”的操守。一句话,他是一个人。但是由于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不断将其孝加以神化,使之披上各种神秘的色彩。董孝子其封为孝子,其故居改为“董孝子祠”,以至于唐以后另建庙宇,将其捧为庙神,则是其去世以后的事。从董孝子东汉时的受封、立祠,到唐代明州刺史为其树碑立传修庙这一系列的演变中,我们不难发现朝廷官员的竭力推崇。这一演变过程,从另一侧面说明孝道文化本身就是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后又逐渐被人们不断神化。正因为有了庙宇这一具体的载体存在,这使得董孝子传说的流传更为广泛、更加长远。

  [参考书目]

  1、[宋]楼钥《慈溪县董孝子庙记》

  2、[唐]崔殷《后汉孝子董君(黯)碣铭》

  3、宋乾道《四明图经》

  4、宋宝庆《四明志》

  5、元袁桷延《四明志》

  6、明杨实成化《宁波府志》

  7、张时彻嘉靖《宁波府志》

  8、清曹秉仁雍正《宁波府志》

  9、清闻性道康熙《鄞县志》

首页  上一页  [1]  [2] 
本文来源:海曙大观 责任编辑:张弛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