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记者朱尹莹 通讯员徐暖红)如何让高危儿也能正常成长?目前,海曙已初步建立高危儿监测网络,及时发现高危儿,并改善他们的生长发育,712名高危儿得到有效干预治疗。
据悉,我国每年2000万新生儿中,约10%属于高危儿,高危儿病种包括脑瘫、大脑发育不良、智能发育落后、AD、早产儿运动发育落后、斜颈、新生儿黄疸、营养不良儿童等。而其中约有一半婴儿的高危症状在首诊时被忽视,对其一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由于婴儿大脑的未成熟性、可塑性,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及时进行早期干预,90%以上可以完全康复,但一旦错过最佳矫治时机,将会造成终生遗憾。对此,海曙区积极加强高危儿在胎儿期、新生儿期、及日后发育期的筛查与干预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避免发育迟缓、营养问题以及严重疾病等发生,
2012年11月海曙区首开高危儿门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截止目前,约有712位高危儿接受了早期干预,其中有5名脑瘫儿通过定期在上海医治与区妇保院的干预相结合,愈后明显;有655人次进行早期运动训练干预的儿童,症状明显好转达90%以上;新生儿黄疸和斜颈治愈率达到100%。另外手握拳、拇指内收、肌张力异常等婴儿通过干预后均恢复良好。目前,每天15人次的门诊预约名额基本处于饱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