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迹枕江流

    2014年11月24日 09:41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王介堂李文国

  一

  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待在青林北渡边的一个院落。闲暇时,常到北渡口一带散步,有时凝视着隔江的南岸,总有一个问号不断出现:“青林南渡到底在哪里?”于是有时闲来无事,就会走过青林湾街,沿着悠云路,竟直踱到江边,看着江鸟在清澈如镜的江面上自由飞翔,看着垂钓的老翁悠然自乐地坐上老半天,常常会涌现出一种不可言喻的惬意与舒适。而更多的时候,则来到整洁美丽的青林湾小区,在朋友家的窗台上,俯瞰青林绿叶蜿蜒在余姚江畔,沉思以前的青林古渡口,如今竟然崛起了一座沟通南北、雄伟气派的大桥,以前的穷乡僻壤,如今已然成为“三江文化长廊”的始端、成为城市西部重点开发的热土。

  发源于浙东四明山的余姚江逶迤东来,左右迂回萦带,两岸沃壤锦绣,禾稻飘香,古迹遍野,虽不过百余里流程,但其丰沛的江水却孕育了七千年灿烂的河姆渡文明,滋润了富饶的四明大地,烘托出了今日甬城的最繁华地标三江口,最终汇入甬江、汇入东海。

  翻开砖头厚的《宁波府志》,会有一长串与余姚江相关的地名出现:河姆渡、城山渡(亦称句章渡)、鹳浦渡(亦称半浦渡)、大小西坝、青林渡、保丰碶、北郭堰、桃花渡等,熟悉宁波史地的人知道,这些都是余姚江两岸重要的功能设施,正因为有了它们,才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人文古迹,并最终成为宁波历史文化的母亲河。自然的江成为人文的江,成为自然与人文和谐的江。

  余姚江俗称姚江,自远古以来,她就散发着浓郁的雄强之气。当激越的骨哨声吹响之时,挥舞着石器木棍的先民们就为着部族的存续而呐喊着,并点燃丛丛篝火和袅袅炊烟,用生命的图腾护佑着富庶的四明大地。

  静静流淌的母亲河缓缓东来,流过了芳草萋萋的城山渡。当年先民们亲手筑起的四明第一座城——句章古城,现在再也看不到高耸的墙垣和人口密集的市廛,只保留着城山渡这个地名,依然留给人以无限的浩叹和遐想。

  母亲河水流过了大西坝,金戈铁马的岁月令人荡气回肠。明末抗清英雄张苍水兵败被执,押赴省城途中,舟过西坝,突然有位僧人掷诗瓦于舟中,诗云“此行莫作黄冠想,静听先生正气歌”,苍水先生为之动容;史书翻到了清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十五日,那天,两千余人的侵华英军自宁波乘火轮逆江而上,在大西坝登陆直犯慈溪县城,于是整个鸦片战争中最为壮烈的大宝山战役揭开了序幕,历史以这样的方式记载了大西坝,记录了我们这个多苦多难民族坚忍不屈的抗辱史。

  母亲河水又流过了青林古渡。青林古渡是姚江上的一个大渡口,也是宁波通向慈溪、余姚的必经之地,摆渡是旧时一种日常行为,如同今天的人们乘车。夕阳欲下时,一叶扁舟挂帆而来,慈溪名士叶灿微吟:“野渡青林一叶危,中流坐拥浪喧虺,舟人忽唱秋风曲,无数飞帆横截来”的诗句。在秋日黄昏的余晖中,诗人眺望着两岸如诗如画的风景,阡陌稻禾,田舍炊烟,牧童牛羊,舟渐行渐远……

  如果要选一条甬城最古老悠久、最具历史内涵、最温柔美丽的“街道”,那么我定会首选姚江,因为她自古风流。这条水路欸乃不息,这条水路四通八达,这条水路承载着甬城曾经的辉煌,跨越了七千年的历史长河,催放着甬城的文明之花,一切的一切俨然成为历史深处最恬美的记忆。

  
 [1] [2] [3] 下一页
本文来源: 海曙大观 责任编辑: 张弛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