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探索实践社会化助残服务体系建设

[东南商报]“私人定制”为残疾人贴心服务

    2014年12月03日 11:23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全国残疾人“百名时代风采人物”、主任中医师卓立甬(右)定期为残疾人和居民义诊。徐文杰摄

  盲人按摩师(左)为残疾人和居民免费按摩。徐文杰摄

  今天是第23个国际残疾人日。今年,以“共享公益文化、融合社会助残”为主题的系列庆祝活动逐一展开,丰富了广大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宁波市海曙区现有残疾人近4800人,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达1460余家。今年以来,海曙区立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以创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探索社会化助残服务新模式,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乐冬妍 毛一波 陈亮

  公益创投项目培育助残组织

  宁波市海曙区现有残疾人近4800人,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达1460余家。截至目前,海曙区共登记残疾人需求280余件,解决180余件,受益人群达2100余人,参加公益人群850余人次。2012年,海曙区民政部门就推出43个助残帮困类的公益创投项目,培育出“残疾人添翼工作室”“天行书友会”等注重解决残疾人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的草根助残组织。

  今年,海曙区成立了全省首个社会助残协会,吸纳70个单位会员和36名个人会员,其中包括学校、医院和企业等,拥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积极整合、孵化、培育社会助残组织。

  海曙区社会组织81890光明俱乐部连续6年为盲人开展各种特色助残服务,目前共发展375名盲人会员,有2000余名义工无偿参与管理、接送、陪护、电影放映讲解、图书导读等服务,该俱乐部也于今年5月被评为“全国助残先进集体”。

  专业化助残平台提供一条龙服务

  今年,由海曙区政府提供场地,成立了全省首家社会助残服务中心———馨之园,着力打造专业化的助残服务平台。

  “馨之园”作为残疾人与社会助残资源之间的枢纽型组织,将原本分散无序的社会组织力量进行整合,在残疾人与社会组织之间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梁,主要负责发现需求、服务对接、服务跟踪评估以及设立孵化长廊作为全区社会助残组织的培育基地等。

  同时,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中心落实“托安养”等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自5月份正式成立以来,该中心已将残疾人反映相对集中的服务需求整理打包后,推出残疾人外出旅游、婚姻介绍等12个助残项目,接受企业、社会爱心机构和爱心人士认领和参与。

  对于残疾人差异化的服务需求,以“心愿墙”“树根银行”等形式由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对接,予以一对一解决。目前,已有近百家企业和社会机构与助残服务中心达成合作。

 [1] [2] 下一页
本文来源: 东南商报 责任编辑: 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