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著名书画鉴赏家
元朝的时间虽短,但书法人才辈出,并分为两派。一派以赵孟頫为旗帜的,邓文原、周驰、张雨、俞和、王蒙等人以行楷书风所走的创新风格。另一派则崇尚复古,直接宗法晋、唐,如康里巙、袁桷、仇远、白珽、鲜于枢等,形成了元代翰林学士派的秀逸圆润的书风。袁桷就是元代翰林书风的中坚人物。在清以前,宁波人在我国书坛中真正可称为重量级人物屈指可数。除了唐代的虞世南、宋代的张孝祥、明代的丰坊等之外,元代就数袁桷。袁桷的书风遒媚劲健,顿挫分明,行笔自然得体而具法度,颇有米氏沉着痛快之致。存世代表作有《雅潭帖》、《和一庵》、《同日分涂帖》、《旧岁北归帖》等。
袁桷有收藏唐宋名人真迹和文房古物的爱好,见过《兰亭序》诸多名帖版本。由于古物过眼甚多,袁桷对字画收藏鉴赏堪称大家。英宗的姑母鲁国大长公主,也就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女,元武宗的妹妹,是我国历史上自李清照之后的一位女收藏家,非常喜爱汉地文化,经常召集汉族文士聚会,袁桷就是常常被邀请的一个。袁桷一生是寂寞的。他的妻子在大德二年去世,那时的他才33岁,之后他没有续弦,也没有纳妾。拿今天的话讲,鲁国大长公主非常钦佩袁桷的才华,视袁桷为“蓝颜知己”,情愫非同一般。据史料记载,袁桷曾为鲁国大长公主收藏的古书画鉴赏题跋有四十一件。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件就是黄庭坚名作《松风阁诗卷》。袁桷所作的题跋是:“谓松有风松不知,谓风入松风无形,声繇形始成,言六书者取焉。于无名,入于有名,万化之始。吾来始以妄听,松动风动,当于混沌以前得之,斯可矣。翰林学士袁桷敬题。”
袁桷与“元四大家”赵孟頫、黄公望、王蒙、倪瓒有过金石之交。尤其是专为赵孟頫的作品题跋,对赵孟頫书画艺术的推介起到了重要作用。袁桷仰慕赵孟頫的才华,他在20岁时在杭州就与赵孟頫相识,两人吟诗作画,甚为投缘。十几年后,他们共事元廷,往来频繁。如《兰蕙梅菊画卷》、《书灵宝经》、《兰竹墨戏》、《逸马图》、《子昂控马图》等,均是袁桷为赵孟頫题跋、赋诗的作品。王蒙则以袁桷为尊长,曾为袁桷作画。黄公望、倪瓒与袁桷虽不太熟悉,但为袁桷作过画。
晚年的袁桷,与王应麟的孙子王厚孙合修《延祐四明志》,共二十卷,其间,袁桷的女儿病卒,袁桷中途退出《延祐四明志》的编撰工作。现存十七卷的《延祐四明志》是宁波方志中《宋元四明六志》的一部重要著作。
袁桷回归故里后,常扶持、关心家乡比较有作为的后生晚辈,并以长辈的身份培养、资助优秀而贫苦的青年学子。如袁桷甚为器重的就是奉化人董复礼,字秉彝,可惜董复礼后来因读书过于勤勉,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卒于泰定三年,年仅33岁,令袁桷深感悲痛。在归隐的几年中,他和当地的官员僚属很熟悉,袁桷替他们撰写了许多公文。除此之外的时间,他便在家中潜心读书,作《易说》、《春秋说》两部书,但最终没能完成,传于后世。泰定四年八月三日,在归隐的第四年,袁桷病逝家中,终年62岁。
在元朝,对一个江南士人来说,所追求的理想、尊严不可能真正实现,会不可避免地发出生不逢时之叹。袁桷按照士人标准完成了学业、出仕、交游,“循规蹈矩”地走完了一生。明代宁波籍著名诗人黄润玉曾称颂袁桷:“四明文献,宋斯唐虞。在元宦达,惟公一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