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手工坊圆残疾人就业梦
海曙新闻网讯(记者毛一波 通讯员陈亮)漂亮的手工娃娃,精致的脸谱,古色古香的雕刻……在海曙,由区残联、馨之园社会助残服务中心和各街道、社区携手打造的12家手工工坊帮助残疾人实现了“就业梦”。
据了解,海曙区共有持证残疾人4800余名,而其中在18至60岁这一适合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就多达2600余名。“普通的残疾人,我们可以通过招聘会、就业项目经理人介绍工作等形式帮助其就业,但还有一部分年纪比较大,或者由于特殊病症的就比较难实现就业。”海曙区馨之园社会助残服务中心主任李雪君告诉记者,为此,通过开设手工坊的形式,可为一些重度残疾人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这样,他们既能融入社会,还可以增加收入,提升自我价值。”
目前,海曙区助残手工坊12家,主要以从事串珠工艺品、美术制品、布艺、毛线编织品、糕点的制作和酒店用品、学习用品的包装为主。目前参与就业的有80余人,残疾类型主要以智力、聋哑、精神和肢体为主。
“不同的手工坊,收入也不同,企业模式运作的手工坊,收入可达到2000多元。”李雪君介绍,12家手工坊目前有三种运营模式,一类是社区自管模式,以牡丹社区恒爱编织站、安丰社区红玫瑰手工坊、新芝社区七彩手工坊、新典社区的七色手工艺术作坊为代表的社区手工坊,主要以编织、串珠工艺品为主,凭借义卖为经营渠道,提升残疾人的参与度。其次是社会企业运作模式,由个人或社会团队建立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助残工作室,如五谷画坊、天使味道、郎官的阳光手工坊、云乐社区天使汇等。第三类是以区级阳光家园为阵地的残疾人康复治疗模式,如段塘怡情楼生产的怡情纸杯,满天星的学生辅助用品生产,让他们在生产中找快乐,在快乐中介融入,在融入中促康复。
家住郎官社区的小钟在读大学时因学业和家庭问题留下精神疾病,严重时会有暴力倾向,从2006年开始,他在妈妈的陪伴下到郎官阳光手工坊工作,小钟的手工技能从一个手的操作到两个手的同时操练,成了该手工坊的老员工,同时还对工作坊的工作人员进行考勤,病情好转了不少。
“他们参加了工作坊的工作后,不仅实现灵活就业,有了相对固定的工作收入。除了实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更为家庭减轻了负担。”李雪君说,现在12家手工坊还存在着产品类型比较单一以及销售渠道不太广泛等困境,下一步将帮助手工坊拓展产品类型以及销售渠道。
小罗伯特·唐尼的文艺回马枪
- ·第十届中国摄影艺术节颁奖仪式 29座金像花落各家01月09日 15:47
- ·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一审“放榜” 01月05日 14:12
- ·《我是歌手3》1月2日开播 张靓颖陈洁仪最受欢迎12月30日 14:42
- ·《带着爸妈》陈翔穷游被粉丝“施舍12月29日 08:30
- ·琼瑶胜诉于正被判向其道歉 五被告共赔偿500万12月26日 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