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档案报]电子台账让社区“减负”不减服务

——宁波市海曙区创新社区档案管理纪实

    2015年04月14日 15:22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作者:黄伟萍

  自2012年以来,宁波海曙区档案局遵循“统一规范、精简高效、资源共享、及时安全”的原则,在全省率先探索社区档案台账一体化管理模式,成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一大亮点。

  “砍台账”给社区“减负增能”

  作为宁波市中心城区,海曙区的社区建设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海曙区社区档案工作水平逐年提高,截至2013年,全区76个(实际运作73个)社区中,档案管理达到省级示范的有9个,达到省级规范标准的有58个。从2010年开始,区档案局进一步推进社区档案信息化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社区档案管理日益规范的同时,台账多的问题却愈发严重,这给社区干部带来了极大困扰。据海曙区2012年的不完全统计,社区承接的工作共有133项,部门进社区的工作有97项,普查调查工作有36项。各类考核台账47项,且台账制作要求高、标准多,许多社工被迫终日埋头整理台账,真正为居民服务的时间大幅减少。台账的过多过滥,也严重干扰了社区档案管理。比如,有的社区为了应付检查,将完整的档案拆卷;有的社区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产生了误解等等。为此,区档案局收到区两会代表委员提交的3件关于要求缓解基层档案、台账压力的议案和提案。

  2012年,海曙区党委、政府针对社区工作负荷大的问题,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规范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党委办牵头,政府办、监察局、民政局、档案局为成员单位,联合整治社区考核台账多、创建活动多、普查调查多、信息平台多、挂牌多、盖章多等“六多”问题。其中,区档案局的主要任务就是“砍台账”。

  台账一头连着积怨多年的社区,另一头连着主管考核的权力部门,由档案局出面“砍台账”,难度可想而知。为此,区档案局经过深入调研,确定了纸质台账“瘦身”和建立电子台账分步走的实施方案。

  社区档案是社区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具有原始性、真实性等特点,与台账的性质有很大不同。长期以来,社区工作人员对档案、台账概念的混淆,造成了该归档的材料没有归档,不该归档的材料过度保存的现象。因此,如何将档案与台账区别并有机联系起来,形成社区档案信息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区档案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是厘清台账收集范围。区档案局通过对各业务台账内容仔细分析梳理,并与业务部门反复沟通协商,最终明确了社区档案台账的收集范围。二是推行标准化档案目录。要将台账真正“砍”到位,必须从源头上减少台账种类。为此,海曙区推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印发《海曙区2012年部门工作进社区指导目录》,制定了《海曙区社区工作标准化档案目录(征求意见稿)》,并多次向社区、考核部门征求意见,不断完善目录。三是促使台账普遍“瘦身”。在推行《社区工作标准化档案目录》的过程中,区档案局赴多个社区跟进指导,大胆对社区各条线上的同类工作内容进行撤并。

 [1] [2] 下一页
本文来源: 《中国档案报》 责任编辑: 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