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爱心之火成燎原之势

    2015年12月10日 09:29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志愿者打包字典送往贫困山区

  志愿者为旅客送温暖

  创新理念、健全机制

  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长效

  一条热线、一个网站、一个短信平台、一个服务窗口、一个数据库,3年前,81890志愿服务中心成立,专门研究解决与志愿者的相关问题,到目前,已建立了志愿管理培训机制,服务响应机制,安全保障机制,绩效评估机制。起草制订包括特色志愿服务团队的核准办法、81890志愿服务网管理办法、志愿服务项目绩效评估办法、志愿服务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19项。

  “平台没建设之前,志愿者需求如何匹配和对接是一大难题,3年来,通过志愿者平台,志愿者有了发挥爱心的渠道,求助者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81890求助服务中心主任金莹介绍,81890580志愿服务热线24小时接听志愿服务对接需求,开创性地在全市范围内推出志愿对接服务,解决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与弱势群体和公益活动之间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志愿服务中心利用平台已有9万多名注册志愿者的庞大储备量,与全市85万名志愿者建立了联系渠道,为全市志愿服务需求提供保障。

  平台成立至今,海曙进行志愿服务需求信息对接3029次,60000余人次志愿者参加了志愿活动,为铁路宁波站、宁波科学探索中心、天一广场等大型公共服务场所招募对接志愿者,同时也为困难群体、残疾人、重症患者提供就医陪同,跑腿代购。

  除了为志愿者搭建平台,今年,海曙开创性地提出了志愿服务岗位化的理念。

  “志愿服务团队和组织犹如雨后春笋,不断发展壮大。但实践中存在着志愿服务岗位散、乱、杂,活动往往开展时热热闹闹,结束后无声无息,缺乏组织和可持续性;对志愿服务效果评估缺乏可依据的行为规范,管理和提升难度大;实施的志愿者培训针对性不强,难以开展高水平的服务等问题。”周照宇坦言。

  为此,海曙区按需编制志愿服务岗位目录,按岗提高志愿者服务技能,形成了“群众按需得益、志愿者乐于奉献”的良好格局。截至目前,共确定了268个志愿服务岗位,涉及67个志愿服务项目,涵盖文化旅游、生态建设、医疗卫生等专业领域。

  通过志愿服务平台向社会发布志愿服务岗位,招募专业志愿者,并对志愿者展开针对性的培训,促进了志愿服务的专业化。

  吴云飞在81890光明俱乐部的志愿者岗位是为盲人讲解电影。“实现盲人‘看’电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志愿工作。”在正式“上岗”前,吴云飞做了大量的“岗前”准备,除了熟知电影,还要精心准备讲解稿,注意避免使用盲人敏感的词语,比如什么颜色、多少长度等。其间,吴云飞还接受了电视台、电台老师的专业指导,以及心理、语言、技巧等方面的专门培训。

  除了对志愿者按需设岗,社区作为志愿者最活跃的阵地,海曙区建立了《社区志愿服务制度(试行)》,志愿服务自此有了地方标准。该标准从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项目对接、服务记录、嘉许回馈、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

  “建章立制,才能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长效化。对志愿服务的各种规范,提高了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周照宇说。

本文来源: 宁波日报 责任编辑: 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