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代表委员聚焦供给侧改革
浙商回归,有效投资生力军
浙江在线03月10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刘乐平 邓国芳 裘一佼)扩大有效投资,关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
浙江的发展,站在了一个历史关口:正在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人经济遍及海内外。有统计显示,800万在外浙商每年创造的财富总值和浙江全省GDP相仿。走得再远,总得回家。作为我省转型升级组合拳中的重要拳法,连续多年实施的“浙商回归”工程,吸引越来越多在外闯荡的浙商回乡投资创业。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后天的发展,今天的投资影响着当下的增长,也决定着未来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后劲。浙商回归,是浙江有效投资的生力军,必将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浙江经济迈向更高水平。”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如是说。
调结构的驱动力
尽管夹在沪杭之间、竞争激烈,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是婉拒了一个总投资超过1.5亿美元的浙商回归项目。说起这件不久前发生的事,全国人大代表、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利众并不后悔。
“这是一个生产香料的项目,虽然投资产出比很好,但在开发区综合考评中不过关,不符合我区招商选资的‘五个度’,最终还是决定放弃。”陈利众所谓的“五个度”是指投资强度、注册密度、产出幅度、科技先进度、环境可容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有效投资,是结构更优、质量更高的投资。浙商回归,一定是一种高质量的回归,绝不能为了回归而回归。要秉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维,由供给端精准发力,向结构优化快步推进,招大、引强、选优,全力推动产业、总部、资本、人才科技、商贸市场、社会公益6个方面的回归。”全国人大代表、嘉兴市委书记鲁俊对记者说。
嘉兴市委副书记胡海峰介绍,4年来,嘉兴引进浙商回归项目2282个,省外到位资金达999.48亿元。其中投资额在15亿元以上的项目就达到55个,信息、时尚、金融、文化、科技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项目有1940个,互联网产业、循环经济、总部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异军突起,二、三产业结构占比逐步从4年前的64.48%、35%转变为目前的52.53%、46.9%。
“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浙商回归工作对嘉兴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浙商回归已逐步成为嘉兴新兴产业培育的‘孵化器’、产业集聚壮大的‘吸金石’、产业动能转换的‘发动机’。”鲁俊代表说。
不断优化的发展环境,吸引浙商以产业回归、资本回归、总部回归三种方式报效桑梓。富春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国标已经把投资重心放回浙江,他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已正式开张,一期总投资超过80亿元的宁波海越新材料有限公司将正式投产,这是近年来浙江省最大的浙商回归项目。“十二五”期间,浙商回归到位资金8352亿元。
补短板的着力点
“绿色浙江”,是代表委员讨论时经常说到的名词。大家表示,浙江的生态环境,外界评价很高,自己跟自己比,也是一年比一年好,但仍然存在不少短板。
“这些年来浙江经济转型升级趋势明显,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回乡二次创业就要投向那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产业,用资本的回归,带来家乡的优美环境。”全国政协委员、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说。
去年,复星集团牵头发起并运营的“浙商成长基金”在杭州成立,并投资5亿元帮助绍兴市滨海新区成立规模40亿元的绍兴环保大健康基金,为环保助力。
在嵊州市三界镇的飞翼现代生态农业园——这个4年前签约落地的浙商回归项目,已经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生产、加工、销售、配送、观光、休闲、科普……基本形成一条现代农业产业链,村里有不少五六十岁的妇女来园区打工,每月能赚3000元左右。
全国人大代表、景宁畲族自治县县长蓝伶俐,给记者一组数据:去年,丽水全市浙商回归到位资金147.5亿元,比上年增长42.5%,在全省2015年度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获得一等奖。
蓝伶俐代表告诉记者,相比杭嘉湖平原,浙西南山区招商引资的优势不明显,平原和山区发展不均衡。
如今,随着“高铁时代”到来,交通条件大为改善,绿水青山正成为丽水最大的优势,吸引浙商归来。
位于青田县北山镇的千峡湖,一边是苍翠的青山,一边是清澈的河水,投资者“奔着这一摊湖水而来”,总投资98亿元,准备建设一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项目。
全国人大代表、国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乃科曾在欧洲经商多年,2003年左右回国投资。他告诉记者,海外侨商回来投资的需求强烈,希望政府能给予精准引导,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一些兼顾社会效益的好项目。
“此外,期待政府能引导侨商组建专业经营管理团队,鼓励一些有实力、有品牌的国企与侨商合作,一起投资,分享机遇,并由此提高侨商的公信力,便于更多侨资回流。”陈乃科建议。
软环境的试金石
湖州长兴县,美丽清幽的图影生态湿地旁,上海长峰集团董事长童锦泉,带着200亿元资金,要在太湖之滨建起一座世界级的旅游休闲观光度假区。这意味着将给浙江带来至少1万个就业机会。
天能集团是长兴土生土长的企业,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对长兴环境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近年来,长兴敢于对落后产能动真格,在生态环境整治方面花了很大的力气。“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金字招牌”,张天任深有感触。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副市长谢双成说,叶落归根、不忘根本的传统文化,是浙商回归的情感所系。可是,当他们带着深厚的感情踏上故土,眼前的故乡,还是他们记忆中的模样吗?
江南水乡,你可安好?“浙商回归,带着感情的考量,这就倒逼我们去优化生态环境,守护好他们的故乡。”谢双成委员认为,2013年以来,通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浙江城乡面貌大大改善,这让分管招商引资工作的他信心倍增。
“浙商回归,最大的困难,就是土地和空间等要素制约。不少前来投资的企业,只能望地兴叹,遗憾转身。若要留住浙商,就必须倒逼我们去优化土地和空间供给。”谢双成委员认为,“令人欣喜的是,‘三改一拆’拆出一片新天地,‘五水共治’治出一片新蓝海。治拆联手,为浙商回归腾出了土地和空间。”
“2015年,杭州共引进浙商回归资金680亿元,比上年增长37%,势头十分强劲。”谢双成委员说。
回归的浙商资本,能否长留浙江?谢双成委员认为,当下和未来,我们要加大政策供给、空间供给、服务供给的力度,不断优化政务软环境,着力解决政策执行中“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让回归浙商发展得好、赚得了钱、安得下心。
在拓展“空间供给”新领域上,他认为要狠抓产业、总部、资本、人才科技、商贸市场、社会公益回归,形成“六位一体”的大回归格局。同时要创新浙商回归招引机制,进一步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规范中间环节、中介组织行为,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
“要让浙商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谢双成委员说。
-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小李之后下一个是谁
- ·施建祥 叶问最终篇“为生命而战”02月23日 09:44
- ·小李摘下“面具”,“小金人”还会远吗?02月16日 14:18
- ·功夫叙事无方,熊猫卖萌有理02月14日 09:39
- ·韩剧、美剧、院线大片……优酷已备好年夜饭01月28日 16:27
- ·《星战7》一日2亿 光剑一出,谁与争锋01月11日 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