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574-89188390

海曙新闻网

“接地气的作品永远都不会过时”

洞桥七旬老人曲艺新作获省金奖

    2020年08月06日 10:38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海曙新闻网记者朱尹莹 通讯员潘海峰

  “宁波走书再或含金量较高的大奖,实属不易。”说这句话的是洞桥镇文化名人吴瑞芳,就在前几天,他和另一位作者创作的宁波走书《斗米换婆娘》,拿回了“第六届浙江省曲艺新作会演创作金奖”。

  七年前,他撰写的宁波走书《买进卖出》曾获得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这也是宁波当时唯一拿到中国曲艺专业最高奖的曲艺作品。

  谁又能想到,创作这些优秀作品的“大咖”仅仅小学毕业,也没经过专业的曲艺培训,凭借着一股热情,创作了一段段农民与文艺的生动故事。

  “我从小记性好,爱读书。”吴瑞芳说,如果一定要找到“天赋”,这两者是关键的原因。虽然受家庭经济影响早早辍学,吴瑞芳从没有放弃读书的机会,“我从来不挑书,经常借着看,有时候还去讨着看。”

  “厚脸皮”的吴瑞芳在14岁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忘年交——姓鲍的米厂老板,感动于他对书本的渴求,鲍老板大方地向他敞开了家中书房。“第一次读到这么多的书,又以小说居多,这给我以后的创作,打下了不小的基础。”

  学习的机会到处都是,需要靠自己挖掘,这是吴瑞芳挂在嘴巴的一句话。16岁那年,他加入了洞桥乡程家村生产队,成了宣传队骨干,出众的天赋很快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县文化馆找到他,介绍他参加各种曲艺培训班。自称是“野路子”的吴瑞芳终于有了接受科班训练的机会。通过不断向知名作家求教,学习戏剧的创作知识,吴瑞芳创作的戏文,经常被各乡宣传队拿去演出。

  在专家眼里,吴瑞芳的创讲的都是身边的事,能让人产生共鸣。“接地气的作品永远都不会过时。”这是他总结作品能够获得青睐的原因。

  2010年,吴瑞芳寻思着创作一个反映农村新风貌的宁波走书。在构思故事大纲期间,吴瑞芳刚好准备搬家,打算从生活了20年的程家村搬到新的住宅小区。搬家过程中面临一个难题:家中的老物件怎么处理,吴瑞芳的想法是趁机会清理掉,老伴却觉得还有利用价值,不舍得扔,双方为此争执了好长一段时间。吴瑞芳将这段亲身经历改编成了《买进卖出》,讲述了一个聪慧媳妇巧解儿子和婆婆两人代沟的故事。

  这个作品凝聚了吴瑞芳和另外两位作者的心血,经过7次易稿才登台上演。最终,这个作品帮宁波拿到了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文学入围奖。“原本只是希望通过它宣传宁波的曲艺文化。没想到,还得了个全国大奖。”吴瑞芳说。

  而刚刚获奖的《斗米换婆娘》讲述的是发生在东钱湖的民间故事:主人公想用一斗米换妻子,没想到换来一个老婆婆,最后主人公以德报怨,赡养老人的正能量故事。“虽然人的观念一直在变,但是主旋律不变。”吴瑞芳说,通过宁波走书将宁波故事表现出来,别有风味。对此,专家评价为:作品构思巧妙,曲调优美。

  虽然已年过七旬,吴瑞芳的创作热情不减。但是,在他的心里,也有不小的担忧:由于走书艺人年龄老化,传承乏人,现在无论城乡,都已难得听到宁波走书了。如果写的人和唱的人都无力继续时,宁波走书还能“走”多久?

  “听走书的老年人多,年轻人少。”吴瑞芳曾经想培养自己的儿子,却被儿子“嫌弃”这门比较“乡野”的艺术。“走书的作品必须要扎根在基层,才能有好作品,如果由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写,完全写不出走书的味道来。”吴瑞芳每次想到这种“矛盾”,内心就无比纠结。

  “好在现在从国家到地方,都开始重视起地方戏曲了,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吴瑞芳说,如果得到多方重视,各方合力的话,宁波走书在民间仍然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本文来源: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朱尹莹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