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

集士港镇 古林镇 高桥镇 横街镇 鄞江镇 洞桥镇 章水镇 龙观乡 石碶街道 月湖街道 西门街道 江厦街道 南门街道 鼓楼街道 白云街道 望春街道 段塘街道

海曙唱响素质教育“最美和声”

学生的世界里既有a o e和勾股弦,还有哆来咪和红黄蓝

    2018年08月06日 14:36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全媒体记者王超通讯员池瑞辉

  近日,在江西南昌举行的中国青少年文化艺术节上,海曙区学生主持表演艺术团获得银奖、优秀教师奖、优秀小演员奖和优秀组织奖四个奖项。就在前不久,海曙区学生合唱艺术团在第14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中,拿下少年组和童声组两座金杯。短短一个暑假,海曙的青少年们在全国和国际比赛中接连收获大奖,让人惊喜。

  随着近年来海曙教育的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开始结出累累硕果。2015年开始,海曙区启动了中小学生“阳光六色花”评价体系改革,持续优化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素质教育在海曙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想,更是深度的教育实践,从实践中成长,是海曙的成功之道。”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从小众到普及素质教育多点开花

  “为何海曙取得如此多的成绩?”这是许多关注海曙教育的人心底的一个疑问。

  在海曙区青少年宫,每周都有大大小小各类文化艺术课程开课,暑假期间每周有超过2000人次参与课程和活动。合唱、主持表演、乐器、书法、舞蹈等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课程十分受欢迎,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慕名来到少年宫参加课外培训,希望将兴趣转化为终生受益的“技艺”。

  每年,海曙在全区中小学生中选拔出优秀“苗子”,由青区少年宫进行培养,进入艺术团、合唱队和舞蹈队,代表海曙到全国甚至国际上参加各类比赛,这也让更多家长和学生对书本知识以外的素质提升,抱有高昂的热情。

  通过多年实践,海曙各学校也逐渐完善了“主课”以外的“副课”课程设置,这些特色课程甚至超越了传统科目的地位,成为学校的“金名片”。据海曙区教育局公布的《2017年度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显示,海曙区义务段的64所学校中,艺术专用教室数量达到390个,平均每所学校用于艺术教育的教室近7个。同时,根据《海曙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推进方案》文件要求,全区义务段学校一至六年级每周4课时、七至九年级每周2课时艺术课程,用制度化积极推动传统艺术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东恩中学把京剧脸谱引入初中美术教学,成功出版发行了《画说脸谱》一书;信谊小学通过书法、语文、美术、综合实践课程等的整合,构建墨韵飘香课程;广济中心小学、镇明中心小学、孙文英小学等20多所学校编写国学校本教材,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提升青少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认知、认同能力。一些学校还充分挖掘本区域的或周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校本课程,如海曙中心小学对鼓楼沿文化、镇明中心对月湖文化、孙文英小学对天一文化、鄞江镇中心小学对它山堰文化的挖掘与利用,拓展了教育的内容,增强了教育与传承的针对性。

  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各类课程,极大地推动了文化艺术类课程的普及,也为拓展素质教育的内涵打下了基础,“让每位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活动”不再是一句口号,海曙的每所中小学都在创造条件实现这一目标。通过多年的实践,海曙区的中小学艺术团体“水到渠成”地在各级各类艺术文化比赛中收获奖项。

  此外,海曙还十分注重提升学生的体育健康素质教育水平。全区义务段学校中,体育专职教师303名,体育工作评估显示,93.7%的学校达到了优秀级别。除此之外,海曙还大力推进足球特色学校创建,2017年,翰香小学、雅戈尔小学和古林镇中学成功入选2017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普及性的教学为‘择优’提供了基础,而亮眼的成绩又反哺教学,在思想意识和认知上给予人们信心。”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开设艺术、文化和体育课程那么简单,对于学生的综合评价和培养才是关键。随着海曙中小学生“阳光六色花”评价体系在各学校实施,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有意识地多方面培养孩子们的各项技能,也更加关注学业以外的素质提升。

  进入暑假,海曙区开展“海之梦”系列活动,让中小学生通过应聘的方式,在全区各单位推出的“暑期实习岗”中“上班”,今年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天,近2400名学生参与活动。今年是“海之梦”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第六年,也是“海之梦”活动首次走进乡村。社会实践试点范围新增了集士港、高桥和古林,共开发实践基地201家,推出图书管理员、超市引导员等254种岗位。

  “通过全区性的大规模、普及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同时,‘海之梦’也打造成为了海曙区素质教育的品牌。”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之梦”能够举办到第六年且越来越壮大,证明素质教育在海曙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诉求也越来越高,从“单一”的特长培养到“普及”式的教学实践,海曙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素质教育之道。

  从功利到涵养素质教育任重道远

  与学校、教育部门和社会机构逐步地推动素质教育多点开花不同,家长和学生经历了素质教育意识上的启蒙过后,开始了更加快速的“追赶”。

  据海曙区教育局关工委在2015年发布的一份《关于海曙区小学生参加兴趣班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73%的家长赞成孩子上兴趣班,这其中又有近4成的家长为孩子报了3门及以上的兴趣班。如今,三年的时间过去了,一到寒暑假和周末,无论是公益性质的青少年宫,还是形形色色的校外培训机构,所有的课程依旧“抢空”,学生和家长对于课外素质提升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海曙区青少年宫,最近刚刚举行了宁波市第二十四届民乐考级。整个少年宫主楼的3-5层全部用来作为考场,迎接10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考试。学乐器,考等级,这一流程已经成为共识。“考级也是为了以后有个特长证明。”陪同女儿参加二胡考级的家长孙莉说,女儿身边的同学都有各种各样的特长,钢琴、小提琴、古筝、扬琴等乐器都有等级考试,为了不让女儿被同学“比下去”,她也从最初培养女儿的兴趣转变成了鼓励女儿努力练习参加考级。考级的需求带动了专业培训课程和机构的发展,很多音乐艺术类课程都演变成为了“考级培训班”,而这并不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培养兴趣,都应该避免功利心,综合素质的提升不是简单的证书堆砌。”区教育局负责人说,目前社会上确实存在这类“特长攀比”现象,不光是音乐艺术类的特长存在攀比,近两年内,夏令营、出国游学等社会实践类的活动也兴起了攀比之风。从最初单纯的丰富课余生活,提升综合能力,到如今演变成功利性质的攀比,素质教育的内涵在人们心中变了味。

  在海曙区教育局体艺卫科负责人看来,这类攀比心理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过程,并不完全主导教育发展进步的进程。“通过在学校开设普及性的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提高思想道德、审美品位和心理健康,特长不再是长处的时候,也就不存在攀比了。”该负责人说,教育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单一的“长”不是教育追求的目标,更全面的发展才符合当下教育的本质。

  从授业到树人素质教育以人为本

  2016年底公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提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6年9月,宁波市行政区划调整以后,海曙区义务教育段学校从24所增至64所,幼儿园从45所增至120所。区域教育品质的提升永远在路上。

  面对日益增长和变化的教育需求,海曙区提出坚持把德育摆在重要的位置,不断丰富育人载体,创新育人方式,努力做好立德树人的文章。确定小学低段、小学高段、初中段重点培养的12种品格素养,全面打造以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横向沟通、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品格教育实施体系。同时,深入推进我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激发学校主动变革、内涵发展的专业自觉,全面营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生态。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关键,因此,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教育,都应该注重以人为本,从内而外地提升人的素质。”区教育局体艺卫科负责人说,海曙推动构建高品质的育人体系,营造高品质的教育生态,打造高品质的教师队伍,构建高品质的保障机制,所有的努力都是为实现立德树人的高品质教育。

  “海曙素质教育发展多年,早已摆脱了以考试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如今更要摆脱以特长为主导的功利素质教育模式,向更高层级、更深层次的目标发展。”区教育局负责人说,海曙将深入持续推进初中学校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计划,落实优质化、均衡化、信息化和人才强教的教育发展新战略,深化教育的内涵,探寻海曙教育的最优路线。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王超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