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9188390

海曙新闻网

将美字烙进游客心中 把富字装入村民腰包

“农旅融合”富乡村

    2018年09月17日 14:45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海曙新闻网讯(记者张立 通讯员朱斌)这几天,向阳舍慢生活农场的负责人杨晋良有点忙,除了提前采购各类生活物资,他还格外上心农场的鸭稻共生模式以及茶园风景修整。他说,陆续有客人预约国庆假期来农场住宿游玩,各项保障工作一定要做得周全。

  区划调整后,越来越多的新式农民在山间田野深耕农旅融合之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将绿水青山变现为“金山银山”,成为海曙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生动样本。

  旅游风催生黑土地“变形”

  水田里养龙虾、田埂上种葡萄、万棵梨树布满田园、“蒙古包”农家乐横空出世……走进洞桥镇沙港村,一个以种养殖为基础、文化产业为依托,集休闲、旅游、民居、教育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文化休闲基地初露雏形。

  “项目总占地约2000亩,总投资将达9000万元,分三期持续五年打造,其中一期300亩,二期700亩,三期1000亩。”经营该项目的宁波飞越沙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吴阵飞介绍,这一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粮食、水果种植,淡水养殖及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民居民宿、田园婚庆、田园宴会、教学劳动实践等。

  在海曙,黑土地的“变形记”处处可见。2016年是鄞江镇金泉农场的一个分水岭。当年,农场经过新一轮的承包经营,逐渐改变原先果园荒芜、杂草丛生、道路不通的旧貌。两年后,农场初具规模,并借助采摘游和农家乐产生经济效益。“今年估计接待游客突破1万人,产值能有22万元。”农场的负责人对未来发展很乐观,预见明年产值翻番。

  据统计,我区已建成1家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2个市级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省级、8个市级、3个区级、19个镇级现代农业精品园,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总规模达到3.65万亩,涵盖现代种源、精品果蔬、生态畜牧等产业。

  农货成为游客掌上“金饽饽”

  这几天,杖锡村的猕猴桃成熟,不少进山游客都希望尝个鲜,顺手再买上几盒。干百合、香菇干、松花粉、土鸡蛋、高山茶叶、番薯粉丝……有着海拔最高村之称的杖锡村,如今凭借着火爆的四明山旅游契机,山里货的销售也呈现出火爆的喜人局面。

  在杖锡村浴心谷入门处,建有一个土特产展销厅,农产品琳琅满目,虽然包装简朴,但样样价廉物美,干净卫生。杖锡村党支部书记王继淼介绍,过去农产品大多以零星散卖方式进行销售,利润不高且易受市场影响,村民获利也较微薄。如今,村里有了度假村展台,还有了网上销售平台,村民按质定价,不少当季的鲜口农产品供不应求。“来浴心谷的游客都会捎带些农产品回去,口口相传,杖锡村的山野风味得到了来自各方游客的喜爱与追捧,也成了一个旅游品牌。”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借旅游东风尝到了甜头。与杖锡村隔了30多公里的章水镇朱梅村村口边,一家手工面作坊可谓生意兴隆。“几乎到樟村来玩的每一位游客,都会顺便带一包切面回去。”作坊主人周建刚说,作坊开了快40年,在2012年前,一般每天就能生产100公斤切面,2012年以后,面条店的口碑渐渐传开,尤其这两年,来章水的游客猛增,作坊每天500多公斤都能全部售完。

  深度融合引领绿色变革

  眼下,临近初秋,走进海曙山间田野,农户们依旧埋首忙碌,另一边“背包客”惬意畅游……人与自然的完美互动,绘就成了一幅阡陌纵横、有山有水的美景。

  “去年的游客量有19万人次,今年预计能超20万人次。”位于横街镇的浙东大竹海景区以5万多亩的竹林自然风光独领风骚,是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竹林集中地,景区负责人高兴地表示,旅游效益越来越好,他也有继续扩大竹林面积,优化景区布局的设想。“今年景区客流很火爆,但通往景区的道路质量不高,我也在想方法联系有关部门加快道路品质提升。”该负责人说。

  “客来庄前无须问,茶香便是引路人”。地处龙观乡一隅的五龙潭生态茶场,是一个有着40多年种茶历史的茶园。而如今坐拥500余亩茶田的茶园负责人杨晋良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茶叶销售,从纯粹的茶产品到融入文化、旅游等元素的“茶休闲生态产品”,一路向着农旅结合的道路高歌猛进。今年,老杨通过茶场还引进了农业科技公司,文化产业园等新伙伴,希望能延长产业链,丰富产业模式,形成一定的磁吸效益。

  当农业与旅游在相互促进间实现更深入的交融,海曙有力地诠释着“两山理论”。根据海曙区第三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全区共有481个农业经营单位,32098农业经营户,其中有846规模农业经营户。此外,2017年度海曙农村居民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突破3.2万元。

本文来源: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立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

海曙新闻数字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