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记者王超 通讯员张烨 池瑞辉)在海曙,咿呀学语的儿童或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都会吟诵几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等风雅精妙的诗句,悠久的藏书、读书历史催生出的阅读热潮早已影响千家万户。由阅读始,对于书法、绘画、礼仪等传统文化和精神的深入探究,让人们领略了国学的魅力,而学国学更成为了新颖的“时尚”。
近日,纪念孔子诞辰2569周年——2018鼓楼沿大型祭孔暨少儿开蒙礼活动举行,近百位小朋友在鼓楼沿古戏台前效仿古人诵读国学经典,朱砂笔点额头,亲身感受了中华传统文化魅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带领孩子参加这类具有浓郁国学特色的活动,海曙开启以社区、学校、家庭为基础,以传承中华国学精髓为主线,以国学教育为特色,营造浓厚的国学经典环境,让国学融入日常生活,民间“国学热”持续升温。
国学入校
知明而行无过
清晨5点,许多人还在梦乡,海曙广济中心小学的校长黄铁成早已起床,他打开自己的手机,“检查”起广济经典读书会微信群里的打卡情况,群里的家长和学生纷纷打卡留言,和黄铁成一道完成了当天的晨读、晨练。这样的“晨读国学经典”活动已有三年,黄铁成坚持的“身教者从,其身正,不令而行”正逐步显现效果。在这样严格的“打卡”制度下,加入读书会的亲子家庭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广济经典读书会是广济中心小学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外延伸。长期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广济中心小学,推动蒙学教育的脉络十分清晰:系统培训,把脉课堂,丰厚教师的教学智慧,培训教师掌握国学,推动国学进课堂;开发课程,创编教材,坚持让学生修习《中华经典诗歌诵读》校本课程,培植学生的人文素养;带动晨读晨练,家校共享,让国学的魅力感染家庭,在课堂之外培育良好的家风家教。
在10月12日最新的一节国学课程中,学生们学习了杜甫的名诗《江畔独步寻花》。老师首次通过思维导图的新颖形式,引导学生们发挥想象,将诗句拆分成地点、人物、景象、记忆等内容,画下自己对诗的理解。像这样的学国学创新模式在广济中心小学还有很多,已经形成了经典诵读课程为核心,饮食、中医课程为两翼的国学课程架构,辅之以读书换书诵读等特色活动,让校园里处处洋溢着传统文化气氛。
如同广济中心小学一样,海曙翠柏幼儿园也将国学作为园教重点,读圣贤、晓礼仪,用国学的环境来养人,启蒙的目的更加浓厚。
“读圣贤、晓礼仪不仅能启迪儿童,还能培养他们孝敬长辈、团结友爱、礼貌待人的良好品德。”翠柏幼儿园园长王蝶琪说,在幼儿园开设国学课程存在一定难度,幼儿理解能力有限,幼儿园要根据其认知水平开设大量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来推动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穿上汉服,拿起书本,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诵读、表演;作揖行礼,谦逊礼让,老师带动学生逐步建立起礼仪的概念。
荀子《劝学》中提到“知明而行无过矣”,国学启蒙在海曙的各大中小学、幼儿园均已铺开,学校或组织诵读,或开发课程,亦或注重活动实践,将传统文化的启蒙融入校园生活和家庭实践,让学生不仅“知明”记得住国学知识,还要“行无过”的实践。
国学推广
知行合一而立
在月湖盛园汐源会茶馆的茶香和书香交融氛围中,一群热衷于阳明心学的爱好者聚集在一起吟诵、交流、讲课、聆听,今年3月份成立的甬上阳明传习社是海曙民间的一支成熟公益读书组织。如今,传习社成员已逐渐发展至200余人,按照“知行合一,共致良知”的宗旨,共同学习交流,传承国学,学以致用。
甬上阳明传习社发端于海曙知名人文书店香樟树书屋,前身为甬上阳明研习社,发起人沙雷买了王阳明的《传习录》,无法读透内容的他便召集朋友共同学习。成立研习社以来,每个周末晚上的研习活动从未间断过,社员人数也从最初的7个发展到200余人,参与人数超过800人,参与人数多了之后,社团就设立在了月湖盛园。
社团目前引进了讲师团资源,开展一月一次的大课,一周一次的学习会,每次大课都向公众开放。研习方式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家轮流主持、记录、做公众号。打开甬上阳明公众号,在众多推文中总能看到各类线下研讨会和活动的通知,发布者还会精选现场的内容予以公布,让更多爱好者了解组织的活动和阳明心学的内涵。在公众号里,还开设了两个专栏,其中就有最早发起者沙雷的专栏“沙雷翻书”。从最初的看不懂,到开设专栏,沙雷通过不断地与人交流和自我思考,践行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精神内核,也将阳明心学这一宝贵的国学传递到了更多人心中。
民间力量正成为推广国学的主力,在海曙,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还是琴棋书画研习,都有各类社会团体在默默耕耘;天一阁、鼓楼沿、图书馆等地常年聚集着一批又一批的国学爱好者,举办着各类主题的活动,发动着市民参与到国学学习中。
国学品牌
为往圣继绝学
举办开蒙礼的鼓楼沿将古戏台设为主会场,孩童们在此点朱砂、行礼仪,而主持老师传道授业的地方则是鼓楼沿的督学行署。
提起督学行署,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国学。督学行署亦称校士馆,是宁波现存的唯一古衙,曾是清政府浙江学政在甬驻地。当时分管浙江全省教育工作的官员每年在此主持全宁波府的各类科举考试,是我市现存惟一的、浙江省少见的有关古代科举制度研究的建筑例证。
其中的征鉴堂曾是当年学政视察、督学、训导,奖惩生员勤惰,并在此主持府属岁试、科试,为生员举行簪花礼仪的场所。为再现往昔童生就学的场景,2013年修葺一新的督学行署重新开放。鼓楼街道在“征鉴堂”内摆放了18张汉式书桌“案”,将把督学行署逐步打造成为宁波的国学馆,每月举办数场国学讲座、学术论坛及古玩交易拍卖等文化交流活动。
“督学行署是我们鼓楼的一张国学品牌名片。”鼓楼街道负责人说,通过督学行署这一历史古迹的文化吸引力,将国学馆设立其中,既能吸引普通游客前来参观了解国学和历史文化,也能打造一个国学平台,集聚起更多力量学习、推广国学。
除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国学热潮,历史积淀较为深厚的鼓楼街道、月湖街道还合办了一个热门的国学班。这个班主要面向辖区未成年人和家长朋友,每月开设古琴、鉴宝、识香、茶道等文化体验课程,培养未成年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提升他们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从开蒙礼到成人礼,从督学行署到天一阁,从民间到校园,海曙正为国学爱好者们打造得天独厚的国学修习环境,市民亦从参与者转变成组织者,学国学亦从政府引导转向民间自觉。
在国学热潮中,我区搭好学习平台,树好标杆品牌,引导、支持、鼓励国学进校园、进万家,更加注重国学热后的长久学习,而非一时兴起的速成热潮,因此我区配合“书香海曙”系列活动,不间断地推动国学在海曙的发展,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学在其中,把国学打造成海曙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