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

集士港镇 古林镇 高桥镇 横街镇 鄞江镇 洞桥镇 章水镇 龙观乡 石碶街道 月湖街道 西门街道 江厦街道 南门街道 鼓楼街道 白云街道 望春街道 段塘街道

[宁波日报]海曙: 新型农民耕耘新天地

    2019年01月09日 17:15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鄞江趣湾庄园用集装箱改建的民宿。(陈朝霞摄)

  退伍军人投身农业,企业经营者转型农业,大学生、“海归”变身农民……在海曙区,有越来越多来自各行各业、不同身份的“农创客”扎根农村,投身现代农业、农村生态、乡风文明等建设,在广袤田野上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情怀。

  以古林镇国家级数字农业园区、四明山区域产业转型科技示范区等项目为抓手,海曙区通过政策引导、搭建平台、培育典型、加大宣传等办法,积极培育壮大“农创客”队伍,使之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通讯员张立朱斌

  记者 陈朝霞

  乡村发展的新生力量

  这几天,从边防一线退伍的“90后”小伙祝佳晖在微信朋友圈里“吆喝”自家的草莓,“预定的客户不少,销路不错”。建立火龙果种植基地“乐田果园”至今6年,祝佳晖对自己的农民身份充满信心,“广袤的农村土地处处藏有静待挖掘的‘宝藏’,只要肯吃苦、肯用心,一定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32岁的任刚8年前从外贸行业辞职,投身洞桥镇百梁桥村庙准山150亩山林间,打造了一座由樱桃树、杨梅树和水蜜桃等果树构筑的“花果山”,独树一帜地由电商团队营销,通过采摘游方式达到产品的畅销,还开出了线下农产品实体直营店。对自己的人生职业成功转型,任刚归功于“自己从小在鄞江长大,对农业农村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怀”。

  在海曙,这样的新型农民有很多。38岁的孙丹蓉2012年年底在横街镇大雷村创业,打造生态农场,通过微博、微信等营销方式,形成了有机农产品线上线下的配送模式,并开出了三家“生态餐厅”,实现了生态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飞跃”;原先从事五金机械生产行业的周康伟10年前从城区搬到鄞江,在农田里铺上了钢制轨道,发明“轨道农业”技术,凭一己之力完成15亩土地的耕种……

  从这些新型农民的身上,不难看到,他们有着农业情怀,看好农业发展未来前景,全身心扎根农村,凭借吃苦钻研的精神,给昔日陈旧的农业生产、销售模式注入了新鲜能量,让农村呈现蓬勃发展的活力。

  政策兜底积蓄新动能

  “农创客”为海曙乡村振兴提供着新路径的同时,海曙相关部门也出台政策、搭建平台,为新型农民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海曙区高素质新型农民及农业创新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已出台并实施,给出了资金和技术两档扶持。此外,政府部门正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谋划实施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农创要素齐全,政策兜底服务,才能让大伙敢创业、创好业,还能让村民增收、乡村面貌改善。”海曙区原农林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说。

  同时,海曙正以古林镇国家级数字农业园区、四明山区域产业转型科技示范区等项目为抓手,谋划筹建大学生创业园,搭建农业众创、众筹平台,培育一批“农创客”“新农人”,探索“农业+互联网”“云认养”“App农场”等农业新业态,尝试“科技+”“大数据+”“旅游+”“生态+”等新模式,构建海曙农业“智慧模式”。

  在古林镇仲一村,目前正在建设“农业双创园”,有7名海归留学生“农创客”进驻。在鄞江镇,以金陆村为核心,包括清源村和悬慈村部分区域,总规划面积8000亩,核心区面积2000亩的农创金陆项目正在建设中。这一项目涵盖了茶业、花木、特色水果、林下经济等多项区农业主导产业,将打造成为浙江省重要的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宁波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新样板、四明山区域产业转型新引擎和海曙区重要休闲农业基地。

本文来源:宁波日报 责任编辑: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