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

最严谨的标准 最严格的监管 最严厉的处罚 最严肃的问责

剑指问题食品 护航舌尖安全

    2019年09月11日 10:54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市场监管人员检查农贸市场。 (沙燚杉摄)

  ▲市场监管人员检查餐饮服务单位进销货物台账。 (区市场监管局供图)

  ▲市场监管人员上门宣传食品安全。

  全媒体记者 崔宁 通讯员 阎华颖

  中秋将至,月饼再度成为热门话题。舌尖美味固然诱人,但食品安全问题依旧不容掉以轻心。连日来,区市场监管局针对月饼生产、流通企业开展了一系列检查。“前阵子,我们刚对浙江荃盛食品有限公司、宁波迎凤食品有限公司等月饼生产企业的生产车间、人员卫生防护等情况进行了检查,没有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检查工作仍在继续。

  检查月饼市场是对今年5月24日开展的“食安宁波蓝剑行动”的延续。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夏季温度高、湿度大,细菌易滋生繁殖,食物易腐败变质,再加上部分商家经营意识、食品安全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往往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高发。今年5月24日,一场特殊的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在全市开启。名为“食安宁波蓝剑行动”,这一行动结合“一打三整治”工作,旨在消除一批安全隐患,查处一批违法案件,形成一股高压态势,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蓝剑行动海曙先行

  在海曙中心城区,热门商圈、特色商业街区汇集,涉及大量餐饮商户,而街头餐饮小店、“网红餐厅”等更是星罗棋布、数不胜数,由此使得海曙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一尝宁波美食的首选之地。

  “夏季,由致病性微生物污染食品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等食品安全问题便进入高发期。”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夏季也是河豚鱼、织纹螺、野生蘑菇等动物性、植物性食品中毒事件较集中、较频繁发生的季节,食品安全风险增大。如何在夏季使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成为海曙的“必修课”。“夏季因为天气原因,商家一不注意便将引起食品安全事件。当然也有部分商家心存侥幸、明知故犯,存在违法经营行为,对此,我们坚决予以制止。”

  “食安宁波蓝剑行动”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环节,消除安全隐患,查处违法案件。“我们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积极开展相关执法检查工作,而此次的‘食安宁波蓝剑行动’则为我们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持。”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次行动把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三大环节作为重点对象,采用全市统一部署、上下联动、各方协作、集中执法、精准打击、加大曝光的工作思路,查处一批违法案件。”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点关注全市豆制品和卤味熟食等加工小作坊,深挖小作坊食品风险隐患,取缔脏乱差无证加工窝点,打击无证生产、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行为。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食杂店、文具店、农贸市场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检查和监控,同时对日常管理较为薄弱的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食堂,企业建筑工地食堂,中央厨房以及集中配餐供应单位,承接涉海旅游的团队餐接待单位,承接“两大一重”活动的接待单位,还有日常举报投诉较多单位,曾经发生过疑似食物中毒的单位,无证照从事网络订餐及无堂食的网络订餐供餐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和监控。对于生食海产品、凉菜、卤味熟食、含毒贝类产品、河豚鱼、织纹螺以及小龙虾等消费量较大的淡水产品,实施重点关注。

  事实上,在“食安宁波蓝剑行动”正式开始前,海曙便开展了一场“热身行动”。“行动正式发布是在5月24日,就在前两天,我们便已在市里牵头下,率先启动了先遣队‘清螺禁鱼’突击检查行动,对区内重点经营海鲜水产的餐饮店进行了突击检查。”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次突击行动中,检查人员在位于芝士公园的“豚门”餐饮店内,发现存在60余条活体河豚,并且在冰箱内发现超过保质期的河豚半成品7条,该店涉嫌违法。根据国家规定,生鲜河豚不能通过餐馆直接进入消费者手中,必须经由加工企业进行加工后才能销售,同时为了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加工企业须备案。根据检查结果,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这家店进行了处罚。

  多面覆盖全力出击

  “热身”过后,“蓝剑行动”正式“上线”。在上级部门支持下,海曙“剑”指问题,全力保护食品安全。“为切实解决区内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得安全、放心,根据市局统一部署,我们采取‘错时查、随机查、专项查’的方法,从严规范区内餐饮领域食品安全行为操作。”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错时查”方面,我区针对夏秋季区内夜间餐饮消费市场火爆的情况,组织监管干部开展错时工作制,利用晚上时间对辖区内夜宵店,尤其是对经营烧烤、海鲜、龙虾等网红餐饮店进行检查,着力消除夜间监管盲区。自6月份至今,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17人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493家,责令整改12起,行政立案7起。

  在“随机查’方面,则充分运用电子化手段。“我们在监管对象库及执法人员库内,随机抽取监管对象和选派执法人员,重点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进行逐项检查,同时对高危食材、汤锅底料、自制调味料等进行快速检测。”该负责人表示。检测项目主要为罂粟壳、农药残留、二氧化硫、亚硝酸盐、吊白块、甲醛、瘦肉精等。仅6月就累计进行快速检测30批次,其中不合格4批次,合格率约87%,并对全部不合格批次进行再抽检,抽检结果在“宁波市食品药品信息公示平台”上公布。

  “此外,我们还结合专项检查,建立了风险防控体系。”该负责人表示。一方面,结合三项治理行动,着力解决中小餐饮服务单位后厨环境卫生脏、乱、差的老大难问题;另一方面,对养老机构食堂、学校(幼儿园)食堂、旅游景点餐饮单位等采取“检查、整改、回头看”三步监管模式,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建立“监管部门强监督,主管部门抓落实”的共管机制,实现信息双向互通。此外,还结合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思路,消除网络订餐食品安全隐患,促进海曙网络餐饮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网络订餐成为热点,但各类食品安全问题的投诉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我们也对无证照从事网络订餐及无堂食的网络订餐供餐单位进行了相关检查。”该负责人表示。此前,执法人员在位于南门街道的某从事木桶饭网络订餐的餐饮店检查时发现,该店证照存在疑点。经核查,该店持有的许可证为假证,执法人员立即通知网络订餐平台下架该店铺,对经营者孟某予以立案调查,并将相关假证案件线索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校园周边充斥着大量热销食品、保质期较短的易变质食品和价格低廉的“五毛食品”,这些向来是学生的心头好,但其卫生质量情况堪忧,因其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常见诸报端。“我们对区内各学校周边的商铺进行了检查,整体情况良好。针对部分商家存在的健康证过期、食品进销台账不齐全、营业执照未在显著位置悬挂等问题,已勒令其整改。”该负责人表示。此外,对于南塘老街等餐饮集中区域,则将其着重列入“严管区”范围,推行严管机制。“加大巡查力度,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提高经营者食品安全责任落实意识。”

  余音不绝食安创城

  “食安宁波蓝剑行动”虽已落下帷幕。但海曙护航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行动仍未停止。

  “目前我们正积极开展‘食安创城’行动,以此作为对‘食安宁波蓝剑行动’的延续和巩固。”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海曙紧紧围绕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以“让人民吃得放心”为目标,以“双安双创”为主线,夯实党政同责,落实民生实事,全程监管坚实有力。上半年,我区未发生一起食品中毒事件。而作为今年浙江省第三批食品安全区创建单位之一,我区将创建工作列为全年食品安全工作的主抓手和总载体,全区上下凝聚思想共识、增强责任担当、形成行动合力。

  各方联动,织密食安网。“我们积极联合区卫健局、区民政局、区教育局、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相互配合、形成联动,共同助力海曙食品安全工作的推进。”该负责人表示。上半年,在落实各项民生实事方面,联合区卫健局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本工作,联合区民政局协调开展新一轮养老机构食堂基本情况排查,细化推进养老服务机构食堂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在强化食品全过程严管方面,联合区教育局、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各类专项检查行动,深入实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区公安分局,加强行刑对接,加强食品大要案执法力度。

  “根据上一阶段在流通、餐饮环节的迎检自查的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认真总结分析,谋划安排下步计划。”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7月25日的专题工作会议上,区市场监管局会同区内各大型超市、农贸市场负责人,食品流通、餐饮环节监督抽检不合格部分单位负责人,共同就此前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照,明确经营者主体责任,并要求相关单位进行落实整改。“食品安全很重要,作为企业,我们更应提高自身经营意识,这既是对群众的生命健康负责,也是对企业未来发展负责。”某大型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虽然‘食安宁波蓝剑行动’时间短暂,但于我们而言,这一行动仍在继续。”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保证专项检查行动常态化开展外,针对行动期间所发现的问题商家,区市场监管局将时不时对其进行“回头看”,使其时刻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避免再犯。“之前在石碶街道,我们发现洛兹广场附近的部分食品经营单位存在健康证过期、消毒柜使用不到位等问题,便当即督促其去办理。前阵子我们又对这些商家进行了突击检查。”在这次“回头看”行动中,这些食品经营单位已按要求办理了相关手续。

  食品安全涉及到千家万户,而工作开展更是千头万绪,需要多方参与共治共享。“下一步,我们打算加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商业险推进力度,调动企业投保积极性,努力扩大覆盖面。”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深入推进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并构建“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宣教机制和立体化科普宣教格局,支持社区食药科普宣传基地建设、改造和提升,借基层之平台,进一步使食品安全知识与理念深入人心。

  新闻链接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要多久?日本用了近20年

  一提起日本,大家都知道食品安全。其实日本的食品安全,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早在半个世纪前,日本也曾发生过一起“毒奶粉”事件,震惊全国。

  1955年起,不少日本幼儿得了怪病,身体发黑、呕吐、腹泻,原因不明。后来,一位记者给侄子买了当时被视为奢侈品的森永奶粉,才怀疑到了有名望的森永集团身上。原来,森永集团为节省开支,用工业乳质稳定剂替代了药用的乳质稳定剂,不料其中含有毒物。事件曝光时,已有上百幼儿致死,上万幼儿中毒。

  维权之路,并非坦途。因为森永集团与政界、新闻界关系密切,受害婴幼儿父母组成的同盟一度被迫解散。然而,父母们坚持不懈,寻找有良知的学者进行调查、发表报告。又经过激烈的法庭较量,事件最终于1973年尘埃落定,森永集团被判承担责任。

  从此,日本社会各界对“有毒食品”绷紧神经,用舆论监督给予企业高压。森永集团为了挽救信誉,也承担起了赔偿责任。时至今日,只要有受害者还在世,森永就要继续赔偿下去。

  老百姓“死磕”的精神,也倒逼着日本政府完善相关法律,其中一部规定:日本公民吃了有害食品,可以先起诉政府,因为政府承担着鉴别、监管的职能,政府失职,就得负责、买单。

  回过头说中国,咱们又该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不外乎用“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这些“最严”,不只针对食品生产者,也针对相关管理者。该监管、该处罚的,政府部门给漏了,那就得交换一下位置,自己充当被处罚、被问责的对象了。

  政府部门要紧盯食品生产者,而社会大众更应该同时盯紧政府、厂商这两者,给他们施施压,让他们加紧干。

  (原载于环球网选文有删节)

  记者手记

  护航食安,铺就“健康之路”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这是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

  食品安全一直都是备受群众关注的话题。如何吃得放心、吃得安心,愈发受到大众关注。然而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拷问着生产者的良知,也一次又一次冲击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如何让消费者不用去担心食品的原材料、检验、保质期、添加剂等问题,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成为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必解之题。

  问病需从源头抓,行动当如破风疾。安全放心的食品不仅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物质基础,也是海曙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一次次的具体行动中,我们看到了监管部门“剑指问题”的坚定信念,这颇令人感到欣慰。“食安宁波蓝剑行动”让我们感到并看到了海曙全力护航食品安全的决心,“白+黑”“5+2”不间断开展检查行动,抓重点、补短板,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加快推进自查自检和问题整改,海曙正不断以实际行动,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文来源: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沙燚杉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