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

环境资源入股 旧村变身景区

从贫困村到景区村庄,李岙村村民享受着生态产品的转型成果——

    2019年11月14日 13:58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在秋高气爽的季节,行走于龙观乡李岙村,青山绿水间,白墙黛瓦,配上飞扬的檐角和雕花的窗格,犹如一幅油画。谁能想到,这个五年前村集体年收入仅3000元的贫困村,如今成了人人羡慕的3A级景区村庄。

  漫山遍野的桂花、铺满屋顶的光伏,正是逆袭的关键。“我们通过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以及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吃住行”全产业链发展,引入光伏,成了全国有名的光伏村和中国桂花之乡。”村长陈东杰自豪地说。

  日前,我们走进李岙村,探寻3A级景区村庄背后的环境面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城乡关系的转型故事,感受乡村新气象。

  一项惠民工程

  农村面貌翻天覆地

  龙观乡李岙村,距离海曙中心城区1个小时出头的车程。我们驱车前往时,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当踏入被四明群山环抱着的李岙村,阵阵桂花香和潺潺的溪水让人心旷神怡。

  车到村口还没停稳,热情的村长陈东杰就迎了上来:“现在正是我们村最美丽的时候。来!我带你们四处逛逛。”跟随村长走在主干路的桂花大道上,道路旁白墙黑瓦的三层联排别墅群让我们眼前一亮,目光伸向远处,村前屋后、漫山遍野,桂花竞相开放。原来,这就是中国桂花之乡——李岙村。

  走到别墅群前,正在院子里晒衣服的村民洪国芳热情地领着我们进屋参观,“我们一家子是2017年下旬搬进新家的,刚搬来时,感觉自己跟做梦一样。”洪国芳一边走一边向我们介绍:“咱们这房子建筑面积165平方米,一楼是客厅和厨房,二楼三楼是卧室。平时就我们夫妻俩,现在环境好了,周末和节假日,小辈们也喜欢来这里踏青玩耍。”现在,他跟老伴除了每月能领到政府发放的养老保险补贴,家里还留有几亩桂花地,靠卖桂花苗木、制作糖桂花等土特产赚点养老钱,收入不错。

  “之前住的破旧老屋,一到大暴雨天,全家人就担心积水进来。”洪国芳告诉我们,后来,村里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的老房子拆了,村里路面和绿化都实施了改造升级,水电管线、网络、天然气管道都通到了每户村民家里,他们也过上了卫生方便的现代生活。

  从百年木构旧“祖屋”到“高大上”崭新住宅,回忆起自己刚刚来村里工作的岁月,李岙村党支部书记洪国年感慨良多,他在2010年担任书记时,村里什么都没有,都是老房子,一整年下来,村里的集体收入只有3000元钱。李岙村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有108间房屋都属于危房,基础设施较差,水渠、山塘年久失修,随时有垮塌的危险。建新房、住新村,是李岙村全体群众的最大愿望。

  2012年年底,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同意,统一规划、全村拆建。历时3年多,村里完成了约5.54万平方米的农房改造,新建了247套三层楼联体别墅和90套多层住宅房。伴随着新房的建成,村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健康管理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礼堂、“浙东刘胡兰”李敏活动旧址等也同时落地。“村里还购置了乒乓球台、建起了图书阅览室。现在,村民打麻将的少了,参加文体活动的多了。”陈东杰说。

  乔迁新居,带给村民的不仅仅是居所的变化,村民们的文明素养也在提高。“村里现在可是大变样了!大家比以前更自觉了,垃圾、污水也不随意倾倒。”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纷纷感慨道。经历了村环境的“蜕变”后大家纷纷主动承担起美化家园的任务。村里的党员们自发成立了卫生小组,率先垂范,包干日常保洁工作,真正做到让乡村的“颜值”与“气质”相得益彰。

  一个光伏项目贫困山村走上科技路

  不过,最初的新农村建设也让贫困的村集体和老百姓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怎样减负呢?“你抬头看屋顶。”从洪国芳的家中出来,村长陈东杰指着别墅的房顶对我们说,就是这些特殊的瓦片,让李岙村摘去了贫困村的帽子。

  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村党支部书记洪国年接触到光伏这个项目,实地调研后发现,李岙村四季光照充足,全年平均每天都有超过5小时的光照时间,具备分布式光伏建设的有利条件。

  洪国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所发的电量全部以1元左右的价格卖给国家电网,按照年60万千瓦时的发电量计算,每年可有60万元左右的收入。”回忆起那时的一幕幕,洪国年眼里透露出了光亮,“那时候我就觉得,机会来了,合算的生意,说干就干!”村里抓住了机会,逐步投资了600万元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村民在享受免费用电的基础上还可以将余电上网出售,从而实现村级经济的发展。

  2015年12月18日,李岙村的第一块光伏瓦片开始运作,并在2017年年底覆盖了整座村庄,改变了贫困村的旧貌。光伏村建成后,李岙村的经济终于步上了正轨。“目前,李岙村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590千瓦,月发电量约3万度,每年创造收益约60万元,算上房屋出租、山林补贴,村集体的年收入接近100万元,相较多年前足足翻了三百倍。”村长陈东杰自豪地说。

  看着屋顶上整齐的光伏瓦片,我们仿佛看到了李岙村的蝶变历程。这些瓦片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收入,还有日益改善的生活环境。为了推进光伏村建设,曾经裸露在外的电线都被转移到地下,街道两侧安上了80余个监控摄像头,整个村子整洁安宁。村中还实现雨污分流,将污水进行生态化处理,使得周边溪流清澈,生态环境极佳,沿路可以看到不少前来踏秋赏桂的游客。

  除了颜值提升,李岙村更是给公厕打上了“绿色”的标签。“在公厕改造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节能和环保,利用太阳能实现公厕用电‘自给自足’。”陈东杰说,公厕采用的是光伏加蓄电池设计方案,屋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所发的电一部分用于厕所白天照明,另一部分电能通过蓄电池储存。到了晚上,所储存的电能将自动为厕所提供用电,这样就实现了24小时持续照明。我们了解到,在日光充足的情况下,光伏厕所可以连续照明45小时,基本可满足公厕内用电,剩余电量输送至国家电网。目前,李岙村已经建成光伏厕所共3座,每年可节省4500度电。

  一朵桂花产业铺就乡村旅游幸福路

  “以花为媒”的“桂花经济”带给了全村村民更多的实惠,我们和村长走上了赏桂之路。沉甸甸的花苞缀满枝头,乳白的、金黄的花朵随风摇曳,或淡雅或馥郁的桂花香,飘散在龙观大地,勾勒出一个“无处不闻桂花香”的金秋乐园。

  龙观乡种植桂花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30多年前,就有村民在自家房前屋后或者自留地零星种植。如今全村几乎家家都有桂花树,已发展有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四个系列50多个品种。在李岙村,花卉种植已发展到1200亩的规模,作为甬城最大的赏桂基地,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就接待了万余名游客前来观赏。

  沿路,我们碰到了前来打桂花回家做糖桂花的村民张阿姨,“我是1998年嫁到这里来的,20多年来,变化太大了。”张阿姨告诉我们,过去李岙村就有很多桂花,可是房子旧交通也不便,根本没啥人来参观,现在路路通,汽车都可以开进来了,来旅游的人明显增多了。

  这一回,李岙村再次抓住了机遇,使花卉种植业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每年这里都会举办桂花节,迎接赏桂的游客,等待洽谈收购桂树苗的客商,这一办就是七个年头。村长陈东杰告诉我们,靠着好山好水好资源,李岙成功入选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并在市、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下,有步骤、有规划地发展桂花经济,实施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标准化种植,给村民带来更多财富。

  有了游客,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吃什么住哪里”的问题。村里旅游的逐渐升温,给李岙村带来了商机,民宿、农家乐也兴盛起来。在2017年,村民黄春芽看到村里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便回到村里开办了“山间驿站”农家乐,第一年就挣到了七万元。黄老板说,“现在也还处于摸索阶段,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走!带你瞧瞧我们村的‘网红’民宿。”赏完桂花回程的路上,我们跟着村长拐进一条小路,映入眼帘的是“诗情画意”民宿,这是一间现代感与乡村纯朴风情相融的民宿,共有5个房间,吃住卫生等通通由村民自主打理。

  “风景引人、民宿留人是李岙村的一大特色。”村长陈东杰说道,“以前村里虽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村民的日子依然过得紧巴,现在村容有新貌,我们李岙村发展旅游业也有了更广阔的前景。”

  如今,秋赏桂花享慢生活的休闲旅游模式已在李岙村基本形成,发展民宿经济、乡村旅游等也迎来了好的发展时机。下步,李岙村将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继续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综合开发水库,盘活闲置用地,让村民们受益,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天色渐晚,与村长告别后,我们闻着桂花香,踏上了回程之路。

  撰稿:励彤 徐慧琳 李名禾伊

  摄影:忻之承 励彤

  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海曙路径

  2017年

  我区创建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15个

  其中,3A级景区村庄3个(章水镇李家坑村、古林镇蜃蛟村和龙观乡李岙村)

  2A级景区村庄6个;

  A级景区村庄6个。

  2018年

  我区创建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16个

  其中,3A级景区村庄2个(集士港镇新后屠桥村、高桥镇民乐村);

  2A级景区村庄8个;

  A级景区村庄6个。

  2019年

  我区计划创建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15个

  其中,3A级景区村庄2个;

  2A级景区村庄10个;

  A级景区村庄3个。

  短评

  村庄景区化撬动大发展

  朱尹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重要途径、重要引擎。目前,我区已成功创建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31个,其中3A级景区村庄5个、2A级景区村庄14个、A级景区村庄12个,按照计划,到2022年底,我区将创建60个景区村庄。

  创建景区村庄,关键要在丰富旅游业态上下功夫。在3A级景区村庄——李岙村,我们捕捉到,他们以农民合作社为龙头,发挥特长优势,带动桂花经济,彻底改变以往种植规模零散、种植技术落后、市场难以保证、农民收益差的面貌,成为全国桂花之乡,让乡村的绿水青山、田园野趣资源转化成发展的资本,给村民带来“真金白银”。

  创建景区村庄,更要注意解决好顶层设计和区域谋划问题,旅游元素导入和游客引入问题,要挖掘引育一批景区村庄发展带头人,组建专业团队,建立村民、关联企业、村委会集体三方共赢机制。

  我们期待,更多的乡村加入到这场美丽蝶变中,共同探索“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之道,助力海曙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强区。

本文来源: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徐慧琳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