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9188390

海曙新闻网

[宁波日报] 海曙锻造后疫情时代高质量发展“硬核力量”

    2020年07月30日 09:34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南塘老街入选省级高品质步行街试点。
宁波阿里中心落户海曙区。
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首德勤在海曙投用疫后全球首个新设机构。
雅戈尔智能工厂助传统产业加速转型。
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研究团队现场展示5G远程驾驶技术。
海曙企业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产。

  疫情阴霾之下,经济社会发展一度按下“暂停键”。

  随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四明大地生机渐复。道路车辆川流不息,工厂设备重新运转,企业员工重归岗位,景区游人绽放笑容。

  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复杂形势和蕴含的宝贵机遇,海曙正以“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为引领,积极参与“246”“225”“3433”“4566”等产业规划实施,持续推进“项目攻坚提速年”“转型升级提质年”“作风建设提效年”活动,立足自身扎实的产业基础,加大力度激活高能级平台的创新动能,同时面向全球招才引贤。一步一个脚印,一锤接着一锤,锻造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在宁波当好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进程中争当排头兵,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海曙一贯到底、落地生根。

  文/徐展新 续大治 孙勇

  图/海曙区全媒体中心

  推进全域复工“硕果累累”

  对海曙的政府部门和企业而言,疫情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也是磨炼战斗力、寻找新动能的好机会。

  战“疫”刚刚打响不久,海曙就以“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为目标,将17个镇(乡)、街道分区分级采取差异化防控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切实做到“复工图”与“疫情图”相匹配。

  企业缺人?海曙通过全社会发动、全组织招人、全政策覆盖等方式,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十九条意见”,全力帮扶企业分级分类分时有序复工复产,为一大批企业解决无人可用的燃眉之急。

  特殊时期,复工、招工的视野要放得更宽、触角要伸得更远。为此,一场“春风行动”在海曙悄然启动,相关部门与贵州、江西、安徽等劳务输出大省主动对接,加强与贞丰县、义龙新区对口劳务协作的力度。全市首架劳务包机,以及一辆辆专列和专车启动,将数千名被疫情阻隔脚步的企业员工带回岗位。

  与此同时,区人社局组织了8支赴外招工小分队,分赴江西、安徽、河南、湖南、贵州、四川、陕西、江苏等8个劳动力来源相对较集中的省份,展开靶向式“抢”人,并提供全程保姆式返岗服务,让员工安心放心,助企业运转复产。

  复工复产的引擎隆隆运转起来,但市场环境、用工环境错综复杂,企业依旧面临着诸多难题,迫切需要一个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综合平台。海曙的应对速度很快,在成立企业复工工作应急专班的基础上开通“81890”24小时企业复工咨询电话,优化“政企直通车”平台,建设完善“海曙区企业复工平台”,随时随地帮助企业快速应对和解决复工面临的困难问题。

  18支定向服务小分队也建立起来,它们的服务目标是17个镇(乡)、街道及望春工业园,根据企业反馈问题深化“三服务”,实现一对一常态化联系,协助企业实现复工进度和产能释放的吻合。

  一座座平台、一支支队伍的出现,让“全域复工”有了坚实的支撑和澎湃的后劲。

  “复工平台太给力了,发现我们出货率有问题后,很快主动出击,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爱柯迪精密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如宏对此深有感触。当企业面临下游配套企业达产困难、订单无法按期交货的困难时,正是小分队拿着复工平台反馈的数据和配套企业属地积极沟通,第二天就完成了一线工人的调集,让这个险些流失的订单顺利完成,帮助企业避免损失、维护信誉。

  随着防疫工作趋于常态化,运行两个多月的“海曙区企业复工平台”还完成了“自我升级”,开始专注收集、分析研判现阶段企业招工难、交货难、融资难、原材料供应难等问题,让服务更精准、更有效。目前,该平台已解决企业“疑难杂症”300多个。

  复工复产脚步加快,企业发展活力重现,疫情之下潜藏着的转型升级的黄金机遇,正逐渐显现。

  描摹产业集群化发展“新蓝图”

  以前并没有把线上渠道作为重心的男装龙头企业雅戈尔,在疫情下加快了数字化的探索。从小程序、微信群到全员线上营销、邀请流量明星直播……一季度线上营收同比增长51.1%;

  博洋服饰通过整合超过千家上游企业和配套供应商的“大数据”,科学调配各项原材料、人力等资源,解决内部供应链难题的同时帮助更多上游企业找到“突破口”,今年前四个月日均产量达到10万件,4月份销售额近6亿元,恢复到去年同期的九成以上;

  拳头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帅特龙集团,在疫情期间静下心来做转型——过去14个装配车间工人负责一条流水线,改造之后,实现了全数字化的部分流水线,只需2到3人就能完成全部工作量……

  这些龙头企业的实践和思考,也是海曙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当加快转型升级的排头兵,打造现代产业数字赋能先行区的必经之路。

  当前,宁波已着手实施“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为下阶段全市的产业发展制定了详细规划。不久前,宁波又勾勒出重点领域五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线图,为企业转型指明方向。“我们要以此为引领,也要针对自身产业基础、特色优势针对性施策,走出一条海曙特色的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海曙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

  现代服务业是海曙的传统优势,去年,中外运、温州商会等总部经济项目进展顺利,奥特莱斯四期、U-park购物公园开业运营,富茂大厦、东方商厦等商业改造项目积极推进,南塘老街获评省级高品质步行街试点,全市首个“9610”跨境电商出口通道正式开通,“凤凰行动”海曙计划深入推进,新增甬股交挂牌企业72家,直接融资额达55.2亿元。

  4月22日,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首的德勤在海曙设立的分公司也正式宣布运营。这是德勤在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球首个正式运营的新设机构,展示了德勤对宁波、对海曙营商环境的认可,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的肯定。

  今年7月,海曙不仅把海关、税务、人民银行等跨境电商业务相关部门聚到会场,还邀请阿里巴巴国际站、eBay、豪雅集团等跨境电商平台,中外运集团、顺丰速运等供应链企业与工业企业,开展全产业链式的“一对一”深度产业对接。跨境电商实现这样的“全链”对接,在全省尚属首次。

  数字经济、临空经济、生命健康产业、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意味着海曙发展新兴产业的未来。当前,全区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正在如火如荼实施,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日趋完善,良好的康养环境和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让生命健康产业后劲十足,一批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项目和企业的落地,更是为产业结构调整、创新能力提升注入了新鲜血液。

  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逐渐清晰起来。

  平台建设激发澎湃创新动能

  6月28日上午,阿里巴巴集团与宁波的全面合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宁波阿里中心在海曙揭牌。

  阿里巴巴集团在宁波设立的这个独立法人机构,旨在统筹阿里巴巴集团在宁波的所有业务,实现与宁波的全方位深度合作,可以称为阿里巴巴在宁波的“家”。

  宁波阿里中心将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推进宁波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做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充分发挥传统贸易赋能优势,加快推进三江口区块传统商贸业的转型升级,并辐射带动全市商贸的提升;充分发挥创新生态集聚优势,与甬江科创大走廊形成良性联动,为全市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带来聚变效应。

  立足海曙、服务全市,除了宁波阿里中心,海曙还坐落着多家拥有一流人才队伍、具有强劲创新能力的高能级平台。

  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开发的“智云端”平台积极推广,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也完成了首批招生。疫情期间,这些集聚了大量专家人才的高能级平台也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助企复工复产,达成了一系列研发、生产端的深度合作。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之年,也是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之年,我们要加强重大平台谋划建设,依托重大平台落实重大项目支撑、明确重大产业方向,以规划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曙正谋划推进一批重大平台和产业园区,为优质企业、优秀人才集聚开垦沃土,力争实现高水平打造国内一流创新型城区的目标。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国(浙江)自贸区赋权扩区、宁波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多个机遇叠加的大环境下,重大平台建设的意义愈发重大。

  一方面,海曙正加快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推动机场四期拆迁,着力构建空铁一体综合枢纽。另一方面,海曙举全区之力加快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推进浙江自贸区宁波联动创新区空港片区建设,真正将这一区域打造成高端产业集聚、新型业态丰富、发展活力充足的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

  原有的望春工业园区、电商园区、月湖金汇小镇,正在加速转型升级,力求提升效益、“脱胎换骨”。大量低小散或闲置的村级工业园,将按照“搬迁一批、淘汰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进行改造。

  依托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岐阳工业园区、洞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梅园小微企业园等园区将加快建设,中新创智(宁波)产业园一期已经动工,丁家地块总部企业建设的规划也展露苗头。

  种好梧桐枝,方能引凤来。得益于大平台建设,海曙创新动能愈发澎湃。

  厚植人才安居乐业“沃土”

  4月19日上午,一句“谷雨有雨、宁波有你们”,牵动着海内外无数英才的心。2020宁波人才日的启动仪式上,海外优秀学子代表、牛津大学毕业生陈琦站上讲台,热情推荐这片人才安居乐业的“沃土”:“刚回国时,我考虑过去北上广,但因为‘谷雨之约’,我选择了宁波、选择了海曙作为创业起跑线。在这里,公司选址、工商注册、资质审批等各项琐事,竟然‘跑一次’就全办完了!”

  以陈琦为代表的海内外人才的声声赞许,是对海曙引才成就的最大肯定。去年年底,全区人才总量已达23.96万人。近日,海曙再次在全市人才工作目标考核中脱颖而出斩获桂冠,并历史性获评全省市县党政领导人才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优秀奖。

  一座人才集聚的“磁场”,正在持续发挥着作用,且愈变愈强。

  引才怎么引?海曙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同步推进,外派6支“双招双引”小分队分赴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重点城市,开展个性化目录招引。同时,还将10家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入海曙,深度对接本地企业需求,针对性招引契合当地产业结构的高层次专家。

  即便在海外,海曙也有所布局,设立了6个“引才引智”工作站,聘请海外乡贤担任引才大使,通过各类对接考察活动与海外人才接洽商谈。

  留才怎么留?海曙主动与地方院校合作,共享人才资源信息、共建研发平台,跨区域打造“引才共同体”和“校企共建”平台,去年以来合作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4人,一年新建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数量高居全市榜首。

  如今,海曙和高校的人才合作对接已成为常态化机制。有18家市外高校与海曙建立紧密联系,去年聚焦纺织服装、机械制造、计算机软件等领域举办8场巡回招聘活动,组织420余家次企业参与,引进各类产业人才近1900名。

  人才日启动仪式上,宁波向四海英才发出盛情邀约,希望他们在宁波释放无穷力量、创造无穷价值,共创美好未来。近日召开的区委九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也将人才视作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把抢抓人才资源放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奋力建设海内外高素质人才集聚区,构筑人才洼地和创新高地。

  海曙正在做的,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健全政策机制、搭建平台、拓宽渠道、营造生态,让海曙能脱颖而出,成为四海英才干事创业、实现梦想的首选之地,共同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知名度和竞争力提升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宁波日报 责任编辑:徐慧琳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