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9188390

海曙新闻网

乡村振兴路上的新型职业农民—— 年轻人热衷下乡当“绿领”

    2021年03月16日 15:55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全媒体记者 张昊桦

  ■通讯员   厉迪桑 史 媛

  赵祎慧

  “80后”女大学生学习新技术,扎根农村创办有机农场;“90后”海归继承父母经营的家庭农场,创新品种开发农旅融合项目;“80后”白领放弃城市工作,改造乡间“老宅”做起了民宿“掌柜”……不同于白领、蓝领,越来越多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年轻人下乡当起“绿领”,成为海曙现代农业发展的致富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所谓“绿领”,指从事现代农业、绿色产业的新型农民群体,有知识的大学生、有技术的专家、有能耐的投资人,只要扎根农村,都算是“绿领”一族。近年来,海曙区积极引导“绿领”到乡村创新创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农场主、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和农村实用人才深入田头,助力乡村振兴。

  日前,记者走近这群“绿领”,听他们讲述田园故事。

  孙丹蓉:从田头到餐桌的绿色产业链模式,是我一直的追求

  稻子割完挖番薯,番薯挖完挖土豆。10月到11月对于白鹭源起源生态农场来说,不仅是秋收的旺季,也是旅游的旺季。每到周末,农场就会迎来不少家庭前来体验农事生活。“除了游玩,我还会向他们介绍农场的绿色有机理念,像农户是如何在田头种植健康的有机蔬菜,游客也可以吃到这些新鲜的蔬菜。”白鹭源起源生态农场的负责人孙丹蓉介绍。

  孙丹蓉是个“80后”,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源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本专业的执着,2012年,她在横街镇创办了白鹭源起源生态农场。“从田头到餐桌的绿色产业链模式,是我一直的追求。”孙丹蓉说。与普通农场不同,孙丹蓉的农场用生物抑制剂或物理机械的除草方法来代替除草剂,以有机肥取代易溶的化学肥料。同时,她还雇用了一批深谙种植的农户采用轮作或间作等种植模式共同经营。

  孙丹蓉坦言,靠农户双手种出来的庄稼会有虫,卖相不那么精致,价格也会稍高一些,这些都会让有机蔬菜的接受度不会那么的高,但是她在追求高品质农产品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她尝试做农产品展销,与“M6生鲜”合作,采用预定制,当天配送新鲜采摘的、无公害认证的蔬菜瓜果和新鲜宰杀的土鸡、土猪。

  为了延长产业链,孙丹蓉还带着白鹭源的品牌进军餐饮业,推出了白鹭源生态餐厅。在她主营的两家线下餐厅内,孙丹蓉仍然坚持绿色环保的理念,采用环保无毒餐具,主要食材由农场直供。而在烹饪环节,她要求厨师只得使用油盐酱醋,不得添加额外的加工调味料,保证食材的本身味道。

  投入绿色有机生产,成本也会有所提升,为了保证农场的长远发展,孙丹蓉还主打农旅融合,通过农场平台为学校、企业、家庭等集体,提供团建、社会实践等活动场地;通过春、秋农业生产旺季让更多人投入田间,体验农事,了解食材背后的故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白鹭源起源生态农场入选2020年浙江省省级示范性青创农场。

  夏杰:我要打造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示范基地

  这几日,走进古林镇葑水港村福猴家庭农场,这里又有了新的变化:原本平淡无奇的墙面新绘了充满年轻朝气的墙绘,果园的大棚外也新建了一个观景平台,因为临近机场,走在平台上不仅可以看到农场的全貌,还能看到跑道上起起落落的飞机。这是福猴家庭农场负责人夏杰对农场进行的新升级。

  今年是夏杰从农业工作的第三个年头。2015年刚从法国留学归来的他,在从事两年的电商工作后,回到儿时向往的乡村田野,从母亲手里接过了这个家庭农场。“接手农场后,我就打算将这打造成集水果采摘、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示范基地。”夏杰说,在全面了解水果种植知识后,一幅规划农场未来发展战略蓝图呈现在自己心中。

  首先是品种创新,原先福猴家庭农场主要种植草莓和葡萄,品种较为单一。最初,夏杰从云南、广西等地引进“阳光玫瑰”葡萄品种,对原先种植了10余年的“甬优一号”“夏黑”等品种进行部分置换;去年开始大量种植“普罗旺斯”番茄,并从台湾、海南等地引进“牛奶”凤梨新品。今年,夏杰将草莓改为立体种植,由传统的薄膜覆盖技术升级为自动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后,田间管理上也要下功夫。夏杰积极发挥本专业优势,在田头进行了人力资源大整合。“以前,都是由一个工头带领,全部人员混合在一起种植,现在是根据农田种植品种不同,让擅长的人负责该区域标准化生产。”夏杰说,在后期销售上,福猴家庭农场还与“花果山果忆生鲜有限公司”开展合作,线上线下销路有了保证。

  为丰富农旅融合项目,今年,福猴家庭农场还新建了互动区和观赏区,将在互动区引入一些观赏性的动物。“福猴家庭农场离市区近又毗邻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我们利用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挖掘航空文化,将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相结合,开发水果采摘游、亲子文化游,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夏杰说。

  杨斌华:让游客在这里也能找到“家”的温暖

  从城区向西开车行驶约个把小时,便来到章水镇蜜岩村的一间白墙黑瓦的民居前,这间屋子的主人杨斌华早已在约定到达时间前等候客人了。

  四年前,这名“80后”小伙放弃在城市里的工作,选择回乡创业——改造老宅,守着家乡的青山绿水、古宅老屋,做一名民宿掌柜。民宿名为“亲溪小筑”,有着临樟溪河畔而建之意。

  杨斌华说,他喜欢远足旅游,时常和朋友一起去各地的乡村去走去玩。有一年,他和朋友在金华郊区远足时错过了返回城区的末班车,留宿在当地的一户老村民家里。那天夜里屋外北风大作,大家虽然挤在一间老旧的农房里,主人提供的被子床铺也并不柔软,但对杨斌华来说无比温暖,也在他的内心留下了一颗种子。

  “那一夜让我在异地有了一种‘家’的温暖,所以我开这间民宿,主题亦是如此。”在杨斌华的指引下,记者从大门进入,一片精致的院落引入眼帘:草坪、秋千、露天木台、餐桌、烧烤架一一具备。游客在一楼登记完成后可上楼休息,可去院落的草坪上玩耍,也可带上自备的食材“征用”厨房,一切都为了还原游客归家的感受。

  杨斌华除了爱玩,也有着发现商机的眼光。2017年,在“亲溪小筑”民宿开业没多久,国内就兴起了一股“民宿风”,借着这股东风,“亲溪小筑”人气大涨。不过,杨斌华并没松懈,考虑到长远的利益,他主动联系休闲旅游自媒体,做好民宿形象宣传,同时还开通线上预约等功能,为之后几年的旅游旺季打下了基础。

  “亲溪小筑”应古村而生,必然也会反哺乡村。每年的7月到8月是旅游旺季,“亲溪小筑”一房难求,民宿周边的农家乐、小卖部也沾了光。“这两年民宿的生意越来越好,来了好多游客,我们这边的生意也越来越旺了。”在桥头经营农家乐的严阿姨说道。他还和周边的五龙潭、李家坑等景点合作,为游客提供优惠票价,并规划了多条游玩线路,丰富游客的活动项目。

  “我本是乡村人,对乡村最大的回报就是助力于乡村建设。” 杨斌华说,下一步自己还将发挥民宿平台的优势,助力家乡切面、笋干等特色农副产品的销售,带动周边农户的收入。

  记者手记

  乡村振兴需要多元化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迫切需要人才。

  为了鼓励更多的乡村创业创新人才,近年来,海曙区积极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支持一批有才干的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家等人才到农村干事创业。

  实施乡村振兴,需要选好人才。我区出台了《海曙区高素质新型农户及农业创业创新发展扶持奖励办法》,给出了资金和技术两档扶持,积极培育壮大“农创客”队伍,使之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实施乡村振兴,需要育好人才。对于引进的人才,区农业农村局的农技、农机、畜牧等技术指导科室,积极和蔺草协会、葡萄协会、兰花协会等农业专业协会对接,开展一系列高素质农户培养、农业职业技术提升、乡村创业创新人才培育等专题培训。另外,区农业农村局还与人社、教育等部门合作,充分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对取得家畜繁殖员、农作物植保员、动物疫病防治员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且符合条件的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补助。

  实施乡村振兴,需要用好人才。对此,我区结合本地区域特点造就一批农业产业首席专家,培育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基层农技指导员,发掘培养一批“土专家”“农创客”,遴选发展一批科技示范户,形成“首席专家+农技指导员+乡土专家+科技示范户”的综合性农业人才梯队。截至目前,我区共培育首席专家12名、乡土专家20名、科技示范户250户。

  期待更多的“绿领”奔向乡村田间,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本文来源: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昊桦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