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委报道组 孙勇 记者 黄合)站在家门口,远眺正在加紧建设的海曙四明山环线公路,章水镇杖锡村村民李后布喜形于色。对于山区村村民来说,从“卖苗木”到“卖风景”“卖服务”,关键是交通必须畅通。“党委政府全力支持,路网串联成环,幸福迎进我们家门。”李后布说。
众所周知,和平原村相比,山区村不管是建设项目还是公共服务,“短板”显而易见。据统计,目前海曙区集体经济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建制村,大多分布在四明山革命老区的章水和龙观,最远的山区村距离中心城区车程超过2小时。
“只有关注‘极少数’,才能提升‘平均数’。”海曙区有关负责人说,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就是要关注“极少数”山区村发展最难啃的硬骨头和村民们最关切的问题,“党委政府要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按下城乡均衡发展‘加速键’,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践中争先进位。”
山区村产业发展有困难,章水、横街两地政府分别牵头成立乡村振兴公司,村党组织书记带头干、党员跟着干,引进第三方企业指导传统浙贝母产业整体提升,优质土地资源整合打包出让,以集体形式入股享受分红,“山沟沟”成了富民产业集聚地。
偏远山区群众看病难,海曙区卫生健康局党委通过“党建+服务”首推市级医院、区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三级联动,
社会办专科医疗机构补充的帮扶支援体系,专门组建150人规模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为3个镇(乡)18个村约7300名高山居民提供巡回诊疗和健康服务。
山区村用电不稳定,海曙供电局章水(龙观)服务站的党员冲锋队无论酷暑严寒,坚持巡查周围4个乡镇的近5000根电线杆,日均工作8小时,近一半时间行走在路上……
“伴随着人、财、物等资源和要素不断从城市流入农村,医疗卫生、居家养老、文化娱乐等不断下沉,志愿服务队、党员突击队等力量持续加盟,越来越多的村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品质生活。”海曙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海曙还将继续抓牢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在乡村振兴联合体、产业发展相近村、重点项目所在村、毗邻区域等探索建立全域党建联盟,形成“红色合力”,引导农村特别是山区村化零为整组团发展,走出一条资源共享、产业协作、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的乡村致富路。
根据海曙“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辖区内的四明山区将打造“1+4+6”公路路网,即1个大环、4个小环、6条外界连接线,全长约185公里,其中大环四明山环线公路总长约64公里,将助力四明山成为宁波市环境优美的绿水青山涵养区、长三角重要的休闲旅游区、百姓生活和谐幸福的革命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