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

集士港镇 古林镇 高桥镇 横街镇 鄞江镇 洞桥镇 章水镇 龙观乡 石碶街道 月湖街道 西门街道 江厦街道 南门街道 鼓楼街道 白云街道 望春街道 段塘街道

[中国教育报]刘佳芬:打造特殊教育的“中国样本”

    2012年06月25日 10:19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刘佳芬带着学生们去秋游,学生亲昵地偎着她。(资料图片)

  刘佳芬带着学生在个训室进行穿珠子个别训练。(资料图片)

  刘佳芬带学生参加浙江省特奥运动会,学生们获奖后开心地和刘佳芬在操场上合影。(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苏泽庭 史望颖 通讯员李国民

  宁波市海曙区和义大道。一家超市里,几名学生正在买菜。挑菜,看价格,付钱,拿回找的零钱,孩子们一个个行动起来有条不紊。几名出席融合教育国际论坛的专家在后面悄悄跟着。在一边的比萨店,两名学生正在临时充当服务员,“您好,这是您点的比萨,请慢用!”一位专家笑着说,相信这些学生走入社会后,完全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这是2011年6月20—22日融合教育国际论坛期间,与会代表观摩达敏学校社区教育活动时发生的一幕。

  这样一个很专业的国际论坛为什么是在宁波,而不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举行?

  因为刘佳芬。

  2010年9月20日,长崎大学,日本特殊教育学会第48届大会现场。刘佳芬应邀作《培智学校课堂教学在社区的实践研究》的主题报告。横滨大学的渡部教授在报告结束后点评说:“看到中国宁波达敏学校介绍的题目的时候,以为中国所说的课堂教学在社区的研究,可能只是带学生在社区中搞几次活动。现在听完介绍,才知道原来达敏学校开展社区教育是有规划、有系统的教学活动,特别是教育协作理事会做得非常好,很好地打通了特殊教育在社区开展教学活动的壁垒,这在日本是绝对做不起来的。达敏学校开展的课堂教学在社区的教育成果值得推广。”

  很多国际特殊教育领域的专家开始知道中国宁波有个达敏学校,那里融合教育开展得很不错,他们中很多人很想有一天能来中国看看这个学校。于是,2011年6月,200余位中外融合教育的专家来到中国,来到宁波。

  “就达敏学校的教学模式而言,在融合教育这一发展潮流中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就特殊教育协作理事会而言,即使放眼世界范围都是唯一的。”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院长许家成教授如此评价。

  “从那一刻开始,我所有的担心都放下了”

  从陌生,到了解,再到热爱;从“一切为了孩子的生存”到“一切为了孩子的生存和发展”,再到“一切为了孩子的生存与发展,并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刘佳芬经历了一位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成长、成熟与成才,艰难创立了一份特殊教育的“中国样本”。

  “成为特殊教育战线的一员,纯属偶然。”1991年8月,刘佳芬从普通学校调到县城的一所聋哑学校,“从郊区调到县城,这是对我能力的认可,但是从普通学校调到聋哑学校,我有些不理解。”从1977年便开始从教的刘佳芬当时已经是当地有名的小学语文教师了,获得过无数的荣誉与奖项。被调到聋哑学校,放弃自己的专长,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对此刘佳芬颇有些意外。

  第一次走入聋哑学校是在假期,学校里空荡荡的,只有舞蹈室有人,一位即将去参加市里舞蹈比赛的女同学正在练习舞蹈。应着旋律,女孩儿跳得那么专注、那么优美、那么吸引人,让人几乎忘却她根本听不到音乐。“女孩儿停下了舞蹈,望向我,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啊,清澈,清澈得几乎没有沾染尘世间的一点点杂质。”刘佳芬回忆,“从那一刻开始,我所有的担心都放下了,那是一种只有我能读懂的眼神。这,就足够了。”

  就这样,刘佳芬开始了改变她一生轨迹的特殊教育生涯。经过3个月的手语培训,1992年1月,刘佳芬接任象山县聋哑学校副校长,开始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

  1997年秋,刘佳芬通过层层考核,成为宁波市最早的一所全日制智障儿童教育学校——宁波市达敏学校的校长。如果说之前的聋哑学校的工作经历让她初步了解了特殊教育,那么,走进达敏,刘佳芬经历了一次更为彻底的理解和感悟。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