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十六大提出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且明确了具体要求。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新的目标:
1、经济发展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经过10年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已翻了一番,还有10年再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翻一番,是第一次讲;2、强调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个要求很高,讲得也很全面;3、强调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这是根据去年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定的新提法;4、对人民生活,强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这反映了广大老百姓的呼声;5、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上述方面,或是十七大报告没讲的,或是讲得不多的。
应当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但是,十八大报告作了全面部署,强调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的主观努力,特别强调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如报告所说:只要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思路
十八大报告主要讲了四点:一是强调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这里将去年七一讲话说的“民族伟大复兴”,改为“社会和谐稳定”,更有直接的现实针对性。
二是更加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怎样加快转变,报告提出四个“着力”,即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其目的是为了可持续发展。
三是扩展了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将过去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扩展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并且对彼此间的关系作了具体说明。
四是对坚持走现代化新道路,提出了要抓好的各项任务。报告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对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些重大问题,比如这里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后面的政治体制改革,都不再停留于空泛地讲重要性,而是结合具体问题深入地讲怎样深化改革。这样讲,是与时俱进的,也能解决问题。这里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即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牵住了牛鼻子;报告讲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这样,具体指向非常明确,消除了一些人的顾虑。
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这是人们对十八大报告最为关注的重点之一。胡锦涛同志讲这个问题也用了比较多的时间。它在许多方面深化了十七大报告。
一是强调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要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这样表述是有针对性的。因为国内外一些异见人士喋喋不休地炒作中国没有民主,必须作出回应。这三个“更加”就是说明:我们有广泛、充分和健全的民主,当然也有不足,因此要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二是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主要在三个“更加注重”上。即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为什么是这三个“更加注重”呢?因为我国政治发展道路的要素,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因此,需要三个“更加注重”。
三是强调制度建设。去年七一讲话讲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制度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发挥人民创造精神方面还存在不足”。这次报告在去年讲话基础上,明确提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解决那三个“不足”。
四是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过去比较多地是从统一战线角度讲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十八大报告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种重要形式提出,要求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其涵盖面更广。这丰富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五是提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抓好的主要内容,一共讲了7条,非常具体实在。其中有一些是新提出的,比如: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报告强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获得了热烈拥护。
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理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去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十八大报告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加以强调,既吸收了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精华,又对导向重点有所调整,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理念。这主要有:
一是强调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放在突出位置。这在过去的报告中是少有的。这说明报告立意高远,视野开阔,着力未来。
二是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新概括。在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只讲了一个倡导,这里拓展为三个倡导,并从三个层面,区分不同对象讲了三者关系。一是对国家言,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二是对全社会言,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建设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所要求的。三是对社会成员个人言,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讲的道德规范。这三个“倡导”做到了,社会就能和谐,和谐社会就能实现。
三是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中,提出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这在近几年的新闻媒体特别是央视节目中显现出来。坚持这个导向,对改变不良社会风气,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将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