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天气:
  • 29日 多云转晴 35-27℃;30日 多云 36-27℃;31日 多云转阵雨 34-27℃;8月1日 阵雨 33-27℃;2日 阵雨 31-27℃。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滩簧“七十二小戏”重现舞台

这不是一次怀旧,而是一次思索

    2013年09月26日 08:41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拔兰花》

《康王庙》

  《扒垃圾》

  市艺研院特意请了民营剧团及非专业的甬剧演员来重排这4出小戏,以便更好地体现其质朴、草根的特性。

 

  滩簧“七十二小戏”是甬剧早期常演的剧目,但如今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即便是上了年纪的甬剧艺人,也很少有人目睹过其中一出的全貌。10月8日,宁波市艺术研究院将把其中4个小戏搬上舞台。吹哨子、端戏牌、点戏灯……这些早年看戏时的光景将得以重现,带给观众恍若置身于百年前看滩簧戏的那种感觉。当然,这绝不是一次简单的集体怀旧,而是甬剧人对甬剧如何保留自身特色的一次深刻思索。

  展演回归传统,但不是简单的还原

  滩簧“七十二小戏”被视作甬剧传统剧目的早期代表,1939年以前,上海的宁波滩簧主要演出的就是这些剧目。此次展演的四出小戏正是从中精选出来的,分别代表“七十二小戏”不同的类型,《拔兰花》、《双投河》为清客戏,《康王庙》为梨园戏,《扒垃圾》为草花戏。

  如果是追求视觉冲击力的观众,那么恐怕要对此次演出失望了。因为这一次,无论是舞台设计到演出风格,都是对过往滩簧演出的一次回归,没有奢华的道具,没有复杂的灯光,可以说,“质朴、简单、草根”才是它的特色。不仅如此,市艺研院这次还要还原当年的观戏场面。如果把这次演出比作一桌“家常菜”的话,那么除了“主菜”,也就是表演回归传统外,就连“配菜”———演出间隙的“小动作”也是“古色古香”,比如,吹哨子静场、翻戏牌、点戏灯,还有演员穿着长衫串场等。对此,市艺研院院长郭国强套用了文物界的一句话,那就是“修旧如旧”。

  这样的回归并不是简单的还原。甬剧传习部主任沃幸康告诉记者,这次演员们唱的是最原版的唱腔,“这些有韵味的唱腔,可能连从艺多年的老演员都没有听到过。”但是,在尽量保持滩簧原貌的基础上,“我们也对其中的内容作了删减,去除了其中低级趣味的东西,进而满足现代人的审美。”

  走“回头路”是希望获得启示

  那么,在如今很多戏曲追求时尚、潮流的情况下,市艺研院何以用这样一种方式走“回头路”?郭国强笑着说:“把消失的传统小戏‘复活’,是希望从中获得启示和收获。”

  “戏曲要发展,就一定要创新。但是,如果在创新这条路上走得太远的话,传统的精粹也会因而流失。”郭国强告诉记者,如今戏曲界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有人就发出这样的感叹:如今看戏,怎么很多剧种都是一张“脸孔”?

  “现在都追求大制作,动不动就排精品。而人才交流的频繁,也让戏曲陷入了这样一种困境:相互吸收不同剧种的优点,但与此同时,自身的特色却不断地消失。”郭国强就曾有过这样的困惑,“我们害怕因循守旧,但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却模糊了什么才是甬剧最优良的传统特色。”

  其实,这并非只是郭国强一个人的担心,戏曲界也有学者发出声音:“戏曲的现代化会不会成为埋葬传统戏曲的一个陷阱?”

  如何摆脱这个陷阱?正是每一个戏曲人需要思索的。在郭国强看来,这就需要对传统戏曲进行重新认识和再发现。事实上,此次展演只是一个开始。甬剧在发展过程中,应当从传统中汲取哪些经验?甬剧应怎么做才能使它更多地体现自身特色?而在文化多元化的时期,应当如何保留这些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传统文化?对这些问题,关心甬剧的人或许能从这次展演的非遗小戏中获得重要启示。(记者梅薇)

本文来源: 宁波晚报 责任编辑: 李成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