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城隍庙启动改造升级
走亲民路线,聚集人气和商气
宁波府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是我国目前保存完整、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隍庙之一,是宁波历史文化地标性建筑,也是一座商贾云集、百业杂呈的民俗大舞台。
前阵子,有关城隍庙改造升级的消息牵动了很多宁波人的心。大伙儿都关心,今后城隍庙要怎么改?如何升级?
或许,很多年轻人津津乐道的是城隍庙的小吃。今后,小吃是否会保留?江厦街道有关负责人透露,关闭城隍庙小吃城,既为了保护城隍庙文物建筑,也为了对该区域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做准备。目前,庙内所有小吃店、摊位已全部搬迁清空。今后,小吃城还是城隍庙历史街区的一大特色。
这一次,宁波城隍庙区域升级改造项目包含七个区块:以城隍庙老庙(又称郡庙)区块为核心,辅以国泰街城隍庙商城区块、亚细亚区块、县学街以南“三角地”地块、城隍庙商业步行街区块、天封塔公园和地铁线城隍庙站地块。
事实上,国内很多城市都有城隍庙。宁波的城隍庙如何创新呢?采访中,陈建东向记者描绘了有关城隍庙改造的很多设想。
他说,宁波府城隍庙之所以成为宁波城市文化地标和宁波人心中永远不变的文化记忆,是因为城隍庙区域业态的亲民和文化的雅俗共存,兼具“拜、看、购、吃、玩”等多种功能。“城隍庙的复兴就是要复兴这些功能。这里可以不追求业态和消费的高端,可以与周边的天一广场形成业态和消费的差异。城隍文化核心是要亲民,唯有亲民,才有亲近,才有人气、商气。”
要有人气,就要静态文化展示和活态文化互动相结合,让市民觉得热闹。比如,可推出“中华城隍文化”展览陈列,宁波历代名人贤士展、“甲子六十太岁”群体造像等。
活态互动就更丰富了,每逢正月初五--正月十五,可在城隍庙区域举办商贸促销、民俗演艺、非遗展示、祭拜城隍、集中拜太岁、送春联等商贸文化活动。利用大殿古戏台,恢复城隍庙民俗文化和大众娱乐功能,设立“阿拉宁波”民俗文化表演。”
预计下个月,宁波城隍庙区域升级改造项目的具体方案将出炉,不久以后,一个全新的宁波城隍庙将洗尽铅华,重放异彩。
相关链接:
1:莲桥街历史街区:
这是宁波申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极为重要的历史遗存和文化风貌协调区。采取原地保护和迁建修缮相结合的保护开发方案,在迁建院落及新建建筑的布局时,充分考虑了建筑空间的留存。
莲桥街历史街区有望成为融合历史记忆和城市价值再造,集商业、办公、居住于一体的原味人文艺术院落街区。
目前莲桥街历史街区一期完成主体建筑工程建设,正在招商。
2:秀水街历史街区:
该街区形成于宋代,街区南侧在宋代为贡院,与街区的东侧,即现在的中山广场处郡学和孔庙合为一体,区域内有桂芳巷陈宅、倪氏桂花厅、秀水街吴宅、孙家巷孙宅、横河街鹤年坊以及广仁街的白衣寺等。
今后,秀水街历史街区将以居住功能为主导,采取渐进式逐步逐片整治模式,保存活态历史街区。这是宁波目前为止第一个采取不拆方案进行改造提升的历史街区。据悉,目前保护规划方案的初稿已经完成,即将公示。
3:月湖西区历史街区:
这是宁波现存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老街区,距今1300多年历史。上个月底,《宁波市月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公示,114处历史建筑建议纳入保护范围,最大程度保护历史街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今后,这里要打造成具有宁波传统文化和历史特点的高品质人文博览、文化交流、宜居生态、商业休闲、创意旅游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