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站故事
用心征收赢民意
时间:2012年9月30日(中秋节)
人物:征收工作人员徐飞军、吕海利、钟德棣
场景:商谈房屋征收结束
夜色已经降临,天上明月高挂,此时,未吃晚饭的征收人员早已饿得肌肠辘辘。但他们心里却很踏实:“南站区域改造地块不仅有利于宁波的城市建设,也是为了让百姓生活得更美好。征收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拆,而是把心先用在跟群众的沟通和理解上,让群众对征收项目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这样,群众都会有自己的选择。”
“消灭”最后积水点
时间:10月16日
人物:海曙区市政排水养护科科长徐亮和10名工作人员
场景:苍松路公铁立交桥积水强排
台风菲特过后,南站施工区域苍松路公铁立交桥积水很深,需要借助水泵开展强排才能恢复正常,才能确保南站顺利施工。徐亮和10名工作人员带着15台水泵奔赴该路段实施强排。因为长时间不跟外界区域流通,该桥积水最深处仍达2米。顶着深秋的寒风,排水工人们在冰冷的积水中连续开展排水作业。经过近17个小时的工作,迎着10月17日中午的阳光,苍松路公铁立交桥下积水终于全部被强排完毕,为南站区域建设项目抢回了时间。
如数家珍说南站
时间:12月17日
人物:海曙南站综管办负责人陈辉
场景:参观新南站
蒙蒙细雨中,笔者在南广场公交场站处遇见刚从B1层走上来的陈辉。新建成的宁波站地上地下共有六层,由于地铁仍在建设中,作为轨道交通层的地下二三层仍未启用。陈辉带着笔者详细地参观了其余四层,从一层的售票厅到二层候车室、三层商业夹层,以及将来人流量最大的B1到达层。
一路上,大到站台场房,小到标识标线、每一个出口陈辉都如数家珍。原来,从候车大厅走向站台乘车以及模拟出站时由出口走向公交场站这两个环节,他走了不下几十遍。“要把自己放在旅客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每走一遍都能有不一样的感悟。”陈辉感慨道,“我们应该是最先熟悉火车站内各种配套设施的人,只有熟悉了地方,才能开展好管理工作”。
开足马力为南站
崭新大气的场站,宽阔的南广场、通达的马路……今天,历时四年改建的铁路宁波站正式启用。海曙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奋战五百天,开通新南站”和区委、区政府“深入推进南站区域改造工作”,圆满完成宁波站一期配套工程,征拆、建设齐头并进,为宁波城市交通绘就重彩。
铁路宁波站(南站)改建及区域改造是铁道部、浙江省及宁波市的重点工程。该工程有三个建设主体,分别是:由上海铁路局为主组成的宁波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站房、站场建设)、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负责轨道地铁2、4号线宁波站建设)、海曙区政府(承担房屋征收及公建配套建设)。
改建后的铁路宁波站将成为大陆沿海高铁网中现代化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即:以铁路客运为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市域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为补充的“零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
2009年,市政府确定由海曙区负责铁路宁波站(南站)枢纽区块除火车站站房站场和城市轨道交通外的综合配套改造,承担包括南北广场及其地下空间、公交场站、城市道路、城市公园等配套设施建设和商务地块开发等工作。海曙区承担如此重大的工程项目是前所未有的,这种模式在国内大型铁路枢纽建设中也不多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在项目启动初期,便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南站区域开发建设指挥部,具体实施承担的南站区域改造任务。
围绕铁路宁波站南广场及其周边市政配套道路在2013年底投用的目标,海曙区竭尽全力筹融资、千方百计促征迁、全力以赴推建设、多管齐下抓保障,至目前,铁路宁波站主体工程及五路两广场施工范围内,累计完成房屋征收(拆迁)3210户,涉及建筑面积约38.9万平方米,总征地面积约113.51万平方米。
在南广场及其周边配套道路建设上,海曙区南站区域开发建设指挥部通过积极协调,督促代建、施工单位加快建设进度,完成了临时便道建设、管线及绿化迁改、管道施工、封路填河、土方开挖、桩基施工、主体施工、验收移交等大量工作。至目前,南广场及周边的甬水桥路、永达路东段、三支街南延一期、苍松路等四条配套道路已与铁路宁波站主体工程同步建成,投入运行。
另外,北广场及南站西路建设正在有序推进。目前,北广场已完成60%维护结构施工及富邦出入口的开挖,南站西路全面开工,现正做好管线迁改等工作。因轨道工程先行施工等原因,根据市政府部署,北广场及南站西路计划于2015年建成。
本报记者张燕 胡建华 海曙记者站许玉芬 胡丹丹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