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群众中寻找服务群众的方法
下基层不是走形式,而是要走街串巷,出门入户,多到居民身边,才能真正走进居民心头。 5月份,我联系走访了15户困难家庭,他们有的是低保户、有的是大病人员,还有不少残疾人。其中有一户残疾人家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云丰社区重度残疾人陈师傅,妻子无业在家照顾上小学的女儿,他本人肢体重度残疾,丧失劳动能力。与他深入交谈后,我发现陈师傅并不甘心领着政府救济过日子,他也力所能及为家庭打拼,在淘宝上摸索做服装生意。但由于缺乏经验,没找对门路,网店经营状况不佳,家中积压了价值10多万的衣服库存卖不出去,经济陷入困境。陈师傅向我说起心里话,他感谢社区的关心,过年过节都不时地探望和慰问,但他更希望能在淘宝创业道路上得到更多帮助——急需“引路人”和“照明灯”。
为此,我与社区开动脑筋,一方面利用便民服务活动的契机,给陈师傅提供临时摊位,释放一部分库存压力;另一方面,我跟街道残联、社保站对接,看看什么创业方面的政策和服务可以提供。很快我们联系到一位同样开淘宝网店的宝善社区重度残疾人何师傅。何师傅很有生意经,他的运动服饰网店已经是皇冠店,今年又扩大了规模,更重要的是,同样的背景下,他很乐意帮助陈师傅,在产品定位、库存设计、厂家订货、物流方面分享自己的经验,他还专门开设QQ群,帮助残疾人淘宝创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挖掘利用政府资源、群众资源,积极为贫困群众创造脱贫致富的各种条件,提高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才是对他们真正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