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宁郡地舆图》上的崇教寺
崇教寺和浮石池的故事
崇教寺:建于唐乾符元年(874年),朝廷赐为“崇教报恩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赐为“崇教寺”,南宋初建炎间毁于战火,绍兴二年复又重建,当时的崇教寺已经发展为规模宏大,名噪江南的禅林寺庙。
后又历经元明清各代屡毁屡修,一直到1898年,宁波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在此诞生,取名“宁波中西储才学堂”。
浮石池:南宋时期,有位云游的僧人来到崇教寺祝发焚修,为慕当时高僧牧庵大师而来。牧庵大师叫法忠,号牧庵,俗姓姚,鄞县人,是禅宗十二祖(杨歧五代)。那僧人从学牧庵大师数年,得其心要。有天这僧人又要出访云游去,崇教寺外有一池子,僧人临走前投了一块石头到池子里,说道:“出山入山不得宝胡还,石浮吾其归来。”有一天这块石头突然浮出了水面,众人看到惊诧不已,而这位僧人果然恰时回到崇教寺来了,大家才知这位僧人非等闲之辈,把这个池塘叫做“浮石池”。
这位投石的僧人就是南宋赫赫有名的圣僧“普庵大师”,禅宗十三祖(普庵初祖)。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传世,其中的释谈章被谱成古琴曲子流传下来,世称《普庵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