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574-89188390

海曙新闻网

说古道今话郡庙

    2020年08月06日 10:33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除此,在大门的西墙下,还有一块花岗石刻的《宋景福律寺遗址碑》。立碑的是日本友人村上博优。村上是日本的高僧、学者和日中友好使者,自1979年改革开放始至2004年间,他先后百次访华,访问宁波达60次之多,为日中友好做了大量宝贵的工作,先后促成了许多重大的文化交流活动。对于宁波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对浙东的佛教文化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据其考证,日中交往自唐至宋,宁波一直是最重要的通道之一,尤其是南宋建都临安以后,宁波更成了日本人前往中国的必经门户。曾建立在城隍庙今址上的宋景福律寺,是日本人在宁波的必到之处,景福律寺在当时,对于推动和促进日中交往起过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1996年6月,村上先生为了寻访并纪念日本的文化之根,促进日中友好,请求在景福律寺遗址、即现在的城隍庙立碑纪念,意在弘扬历史,启迪后人。然而由于事涉宗教内容,且因村上的“外国人”身份,因此显得十分微妙和复杂,有关部门对此态度十分慎重。宁波著名历史文化学家曹厚德、杨古城先生是村上的好友,有感于村上先生为日本文化寻根之诚,亦深以宁波历史文化的深厚影响而为豪,于是多方奔走,鼎力促成。为减少或恐产生的负面影响,所以决定只刻一块小碑,并以螺栓相固,以防万一不测,便于随时处理。同年10月,村上又陪同日本曹洞宗访华团以及新闻界、旅游界人士20多人,再次访问宁波,与宁波市和海曙区的有关领导及城隍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领导座谈,畅叙日中一衣带水、风月同天的友谊和对中日文化“哺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并在城隍庙的大门前隆重举行了《宋景福律寺遗址碑》的揭碑仪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一块小碑不仅是对一座遗址的考证,而且是对一段历史的追溯。历史永存,友谊常在。城隍庙的大门见证並记录了中日友谊的又一段佳话。

  大门的门厅里,东西各保存有古碑一块。西边为清嘉庆二年(1797)所立,碑文已漫漶莫辨。东边一块是明正统十一年(1446)所立的《宁波府城隍神庙之碑记》,这是城隍庙现存最古老、内容最丰富的一块石碑,碑文详尽记述了宁波城的历史沿革以及敬神因由,是一件极为珍贵的文物。

  大门的门厅为四柱三弄结构。不大的屋顶,却南北二分,南台梁,北卷棚,南边台梁上为人字形坡顶,北面则是美丽的海棠顶卷棚,南红北绿,南直北曲,美丽异常。这种形式在古建筑中称为“鸳鸯制作”,一方平平常常的屋顶,经此鸳鸯相合,顿显得空中变幻,无比美丽而生动。苏州拙政园的‘兰雪堂’即以其美丽的“鸳鸯制作”名闻苏州而享誉江南园林。门厅的台梁雀替上,人物、风景、花卉图案,更是深雕浅刻,极尽渲染。虽只是小小门厅,一方不大的空间,先辈们亦巧妙构思,精工创作,足见当时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和先人精益求精的精神。

  跨越了三个世纪,大门虽老,岁月不老。城隍庙庄严而又美丽的大门,迎送过无数春夏秋冬,望时光在檐前流去,看岁月从门口穿过,为我们守望着宁波悠久的历史。

  巧夺天工的戏台

  城隍庙的戏台和仪门连在一起,颇象现代的T形台。

  明清二代,官署中大门之内的门称为仪门。大凡公私事务、官员宾朋进出,均须在此下轿,完成迎送礼仪。庙宇比照官署,所以也设有仪门。城隍庙的仪门十分讲究,为重檐硬山顶建筑,三间二弄,门上建楼,虽深不过二丈,但楼下却建有坡顶、券拱和楼平三种形式,抬头一看,十分生动。因为券拱的营制,使原本并不宽敞的楼上,又不得不建成楼上加楼的复式,由此可见,建筑师为了追求形式的精美而所作的巨大努力。我们现在所见的仪门,只有二弄而并无大门,但以前是有的,至今左边的楼板搁柵上还留有安装门扇的巨大而讲究的刻花连楹。

  戏台是整座城隍庙的精华,结构精巧,装饰华丽,美轮美奂。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重点保护部分。按以前的有关规定,这里是城隍庙里唯一不准铺设和安装电器的地方。戏台为歇山顶单檐戗角式建筑,巨大的斗拱挑起台前高耸的戗角,戗角常见,然如此巨大而又美丽的戗角不多,伫立在台下仰望,戗角似在蓝天白云间展翅,极富动感之美。

  戏台的通高约10米,台上净空高约6米,面积超过45平方米。戏台的藻井是一座直径5米、深约2.5米的巨大穹窿。藻井是古建筑中天花装饰的重点和精华部份,穹窿是藻井中最特别的形式,“穹然高起,如伞如盖”,极为华丽而庄严。宋以前只限于皇宫中使用,以显示和象征帝王的崇高与伟大,明清以后,才准许应用在寺庙主佛宝座的上方,及至清代晚期,即在城隍庙的建造年代,才被广泛应用于祠堂、家庙与戏台,也就是在这一同时,才出现了象城隍庙戏台这种螺旋型的穹窿藻井。因此城隍庙戏台的结构与形式,在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史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纪念意义。圆形的穹顶与方形的台面,上下对照,互相呼应,巧妙构成了天圆地方天动地静的意想境界。整个穹顶由28只飞凤托起,480只贴金的如意云头和480块贴金的缕花垫板,分成24层、组成20道螺旋线盘旋而上,结顶于中心一面50厘米的铜镜上,由此营造出一座辉煌精美巧夺天工的穹顶,让我们看到舞台上一片绚烂美丽的天空。整座穹窿的构造据说没有使用一枚铁钉,完全依靠榫卯的致密契合紧紧地联成一体,至今虽历经了120余年,依然密合如初,似浑然天成。这种穹顶的结构颇象乡村里农民放养鸡群所用的篾制鸡笼,所以又形象地称它为鸡笼顶,或称作“鹅箩结顶”,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前人是如何将乡土文化和地方工艺巧妙地融入建筑之中的。美轮美奂的穹窿藻井,在当时即被誉为“巧夺天工,浙江一绝。”就是今天评价,其工艺的完美,装饰的华丽,也仍然使人叹为观止。近年来,随着文保工作的不断加强,经常有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来此考察,市内及各地很多古戏台也被相继修复一新,但无论就规格或装饰的精美而论,城隍庙的戏台均不愧为佼佼者。这种穹窿的结构不仅堂皇美丽,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据专家介绍,穹顶的结构可以有效地反射声音,使声音在台上产生共鸣,让台上的演唱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因而使台上的演出更臻完美。这一形式还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舞台的净空,使演出时,演员有更多展示高超武艺的空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本文来源:海曙大观 责任编辑:张弛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