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574-89188390

海曙新闻网

宁波天宁寺塔唐代特征初探

    2020年08月06日 10:33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3、天宁寺塔结构分析

  天宁寺塔建于寺门前两侧。考古发现两塔相距中到中约70米,双塔之间发现唐代斜砖平砌道路遗迹,向北伸延至寺院山门。天宁寺东塔于清光绪年间塌毁,现西塔须弥基座及基础被埋于地下,根据唐代双塔结构相同规律,塔构造为:

  (1)基础(东塔基础):基础筑在生土之上,并打破厚45厘米的东汉文化层和厚10~15厘米的两晋文化层,挖出正方形基槽,深约1.4米、边长约6米。在基础下1.08~1.40米不同深度放置形状不规则、厚度6~26厘米不等的石板材,这些石板材大体位于回字形塔基之下,并略向塔基座外伸出[5]。在石板之上依次为杂灰土、黄土、灰黑土三层夯土。1995年4月初宁波市建筑设计院勘察分院土试室在东塔西南角三层夯土分别取了3筒样品进行试验。《土试试验报告》结果反映各物理力学指标比较接近[6],说明夯土层层层严密打实。从中分析它的强度、稳定性都比较好,土质较纯,粘结性较强,内聚力较大,地耐力达20吨/平方米,塔估算重量可达100吨左右,相对地面产生压强为10吨/平方米。地耐力大于塔对地面的压力,说明基础仍是稳定的。从已解剖的西南角局部看,石板下是没有木桩的,夯土中也没有木桩,但这些厚厚的夯土带有弹性,由此对上部塔体荷载起到了一定自动调节平衡、抗震的作用。夯土层之上即为其基础砖皮共有36层,都为青砖,用黄土胶泥砌筑,不用石灰,呈回字形,系三行砖平行而砌,行与行之间没有错缝,而每行的上下之间则偶有错缝,这种砌法强度不够,但在当时施工却比较方便。由于砖长期处于地下,所填夯土和黄泥膏较密实,故受风雨侵蚀较少,青砖风化和断裂不多,基础砖层基本保存完好。

  (2)基座(东塔基座):东塔基座为典型的唐代须弥座式,平面呈正方回字形,从砖基座的四角高度实测得知塔身从基座起是扭曲式倾斜,按塔高12米计算,塔身南偏西36.8’,塔中轴线向西南倾斜1.13’,塔顶中心向西南已移约23.7厘米。砖尺寸类同基础砖,质量基本较好,都为青砖,极少数胎心是红的,因经历了千年来的重压和自然的侵蚀、湿涨干缩的演变,已大多碎裂、脆化,故形成一系列通缝。在基座内壁,特别是四角,有大量汉、晋碎墓砖砌筑的支撑墙。须弥座上枋、束腰都有一些遗留的石灰,可以确定此塔在明、清时期经过加固。在现地表面下东北角有约60厘米见方的13层的倒塌砖体,可以认为此塔为局部倒塌[7]。左右双塔为何独倒东塔呢?综合各方面原因为:第一,据史料[8]记载,子城四周原为护城河,河道离东塔较近,可能是东塔基础向河道滑移下沉所致。第二,清《四明谈助》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十二日,寺外居民起火延至街上,先毁寺前山门、右经藏,后毁左经藏,可能东塔受火薰烤特别严重,东塔砖受大火烤而变碎,黄泥膏受火烤而失水,因而粘结力降低,塔体内悬挑木板梁均烧毁碳化,大大减弱了东塔的结构内力,一当塔略有倾斜就倾覆。

  但在整个西塔维修过程中,经宁波市建筑设计院勘察分院的四次水平和横向位移动态测量,西塔身未见倾斜与位移[9]。说明现西塔埋于地下部分是极其稳定的。

  (3)塔身(以下均指西塔):浙江省测绘局测绘大队现场对唐塔进行近景摄影测绘[10],分析认为:塔身壁厚平均90厘米,呈上小下大,底层砖壁残存厚度约34厘米。塔第一层较高约为3.5米,其余四层从1.08米至O.84米递减。从高度和面宽来看,塔身逐渐缩小,整个塔略呈抛物线,呈中间凹,两头翘的弧形。底层塔心室边长1.2米,内部中空,在距顶50厘米处,塔身每面各镶有一块木板,厚3.5厘米,悬出壁身长度约45~75厘米。现场测绘中,我曾爬到塔内顶,立于一块木板上,木板纹丝不动,据分析可能是当时该塔施工时所留下,施工人员用来站立砌筑塔体。塔体系三皮砖平行砌筑,从具体每块砖来看,塔砖并不是平行水平线而是向内略倾斜,类似拱型结构,在力学上,使塔四壁重心均偏向塔中轴线,这对加强稳定性极有益处。浆砌灰缝仅2毫米,十分细密。由于年久,许多错缝砖已断裂,形成砖层之间通缝较多,少数咬合。但塔砖都向塔中轴线层层倾斜,即使砖层通缝较多,黄泥膏风干,形成干摆也不会向外倾覆、塌掉。只有底层外壁外几皮砖由于离地面较近,人为损坏严重而带动上几皮砖塌掉,情况最严重为底层朝西一面己内凹一砖,其余三面离地45厘米以下均局部残损数皮砖。外壁由于自然风化,砖质量有好有次,故有些砖至今坚固,有些砖已风化成粉末状,无任何承载力。塔内壁底层四角由于被人为挖去许多承重砖,有效支撑面积,从原来的6平方米减到2平方米,风化砖加上人为敲断,承载力大大减少。从现场采集的黄泥膏自然风干,可以说无任何粘结力,从结构只对砖产生摩擦力,因此塔身不稳定。属松散结构,除受自重外,只能受很小的水平力和局部挤压力。

  (4)腰檐:西塔残损最严重的是腰檐,除东面及南面三、四、五层部分保留外,其余俱毁。从残檐中我们分析:由于叠涩出檐线脚还明显存在,从出线到收线可以数出,第一、二、三层出檐24皮砖,但出挑长度第一层不详;第四、五层出檐21皮砖,出挑长残长54厘米。第一、二、三层根据残状推算其出挑规律,可知每个腰檐下端用砖叠涩出檐三重,其上再收分7皮砖。上下叠涩砖基本上压七露三,从塔体内直接叠涩出来。在结构上使腰檐重心靠近搭身,减少力臂长度,降低弯矩,增大稳定性。每层在腰檐四角都有一根隐蔽的木板梁,每面腰檐都不规则地插有二至三根木板梁,梁伸进塔内约70~90厘米不等,外面伸至檐口处,起类似钢筋砼悬臂梁的作用。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几次火灾,只留下空洞,个别木头碳化物还存在。腰檐也呈中间凹两头翘的弧形。

  (5)塔顶:塔刹已毁,其残余部分用砖叠涩收分,塔内顶呈穹窿状,外观抛物线状,残存约21皮叠涩砖,其下端明显可见三道线脚和残存的一皮菱角牙子砖,也呈中间凹两头翘的弧形。1995年11月17日,我们对塔顶进行了清理,发现塔顶上有二孔,一个孔居塔顶中心,长28厘米,宽22厘米,深约1.5米,内填大量黄沙,据分析该孔为原塔刹木柱孔,黄沙用来填实紧固塔刹柱的。另一孔略偏东,长28厘米,宽22厘米,深25厘米,清理出一些锈蚀、断裂的铁片和二枚钱币,为塔之天宫。

本文来源: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