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大脚板”丈量高原牧区

——记宁波援青干部徐善燧

    2015年12月05日 11:09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本报记者应磊 通讯员许玉芬 李玉飞

  今年是浙江开展援青工作的第五个年头,宁波对口支援青海省海西州的天峻县。5年来,天峻县留下哪些浙江印记?近日,记者穿行草原、荒漠,前往天峻县追寻浙江援青干部的足迹。天峻县是纯牧区,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面积接近2.6万平方公里。宁波市海曙区委常委徐善燧在这里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已有两年,如今,“高原红”上了脸,他的一双“大脚板”也量遍了牧区。

  草原深处“浙江井”

  江河镇四社在草原深处,乘中巴车走了一段路程后必须换成小车。江河镇镇长晁慧颖开着一辆桑塔纳来接我们。“草原深处的井,牧民管它叫‘浙江井’,今天可以抽水啦。”晁慧颖说。

  我们赶到时,抽水机已经在作业,嗒嗒急促作响,一条数十米长的管道铺设在草原上,清冽的水汩汩流向草原。徐善燧有些激动,一路小跑,用双手接起清水品尝,晶莹的水花溅在额头、鼻尖、嘴角,把这张黝黑的脸衬托得分外精神。

  草原上,水源分布很不均匀,江河镇三社、四社就非常缺水,人畜饮水困难。徐善燧决心要在当地找水源挖井。他找到水利局技术人员一起找水源。高原找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他们调取了当地的水文资料,请教当地牧民,又通过技术勘查,最后圈定了两个点。

  找到水源,意味着183名牧民、2350多头(匹)牛马、3万多只羊的饮水问题得以解决。“那段时间,高原上特别冷,徐副县长天天带着我们在草原上跑,他得了感冒也不休息。”晁慧颖说。

  布哈河畔“浙江楼”

  布哈河是青海湖的母亲河。在布哈河上游龙门乡,有一座浙江援建的爱心家园,居住着几户藏族同胞。

  沿着天木公路疾驰一个小时,一处黄色楼顶的两层小楼分外显眼。“喏,那就是爱心家园。”天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窦传军告诉我们,爱心家园计划投资260万元,在修建过程中遇到资金困难,他就找到徐善燧,争取到110万元浙江援青资金,解了燃眉之急。

  从此,徐善燧和爱心家园结下不解之缘,不知多少次专程查看工程进度,甚至床摆放在哪等细节都是由他和窦传军商定。为了让牧民住得更安心,徐善燧和窦传军商量,爱心家园一楼店面房出租,收入全部用于维持二楼藏族家庭的日常开销。

  59岁的特杰最早搬入爱心家园。之前,因为先天性眼病,他的800亩草原只养了两头牛、4只羊,生活拮据。如今,他住进爱心家园,草原流转后,办上低保,一家人每月能有近2000元收入。“感谢浙江人,感谢徐副县长。”我们从这质朴的声音里感受到浓浓的暖意。

  在天峻县工作的这些日子,高原上的强紫外线在徐善燧脸上留下痕迹,黑中透着红,嘴唇开裂脱皮,和高原居民没多少区别。徐善燧无法忘记,刚到天峻县的那几天,因为高原反应几天几夜都没睡着觉。

  头两个月,徐善燧跑遍了10个乡镇和15个县级部门,在调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徐善燧发现,天骏有62个牧业合作社,但很少有牧民愿意主动加入。如何让牧民相信合作社、加入合作社?经过一番考虑,徐善燧向援青指挥部争取了70万元资金,江河镇赛尔创和织合干两个合作社各分配到35万元资金,购买了140头母牦牛,让有经验的牧民饲养。

  在织合干社,负责人跟我们算了一笔账:“母牦牛产仔又产奶,社里一年能有2.5万斤的牦牛奶,按6元一斤来算,光牛奶一项,就能有15万元收入。牧民年底还能分红。”现在,江河镇赛尔创和织合干两个合作社的牧民加入率都达80%以上。

本文来源: 浙江日报 责任编辑: 李成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