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党员“一人一岗”活动20周年系列报道之四

海曙党员“一人一岗”接轨志愿服务新常态

    2016年06月27日 09:01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开展“星火传递”计划,助力公益项目与爱心企业对接。

  “甬·志愿”打造“指尖上的志愿服务”。

  20年春风化雨,党员“一人一岗”犹如一颗蕴含活力的种子,茁壮成长,逐步由“小盆景”变为“大风景”,成为海曙乃至宁波党员志愿服务的标志性载体,将海曙大地渲染成一片“志愿热土”。在这背后,有一整套持续运作、保驾护航的志愿服务体系,在源源不断地为党员“一人一岗”注入新的动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20年后的今天,群众的需求更趋多元、市民的沟通方式更加便捷、资源整合更加强调社会化……如何让党员“一人一岗”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对此,海曙区委书记彭朱刚表示:“我们将继续立足海曙实际、突出海曙特色,更加注重资源整合、强调精准对接,在‘一平台两中心七基地’的总体布局中架构‘四大机制’,于志愿服务的转型升级中凸显‘供给侧改革’,让党员‘一人一岗’适应并引领着志愿服务的新常态。”

  记者 陈朝霞 许玉芬 毛一波

  >>问题:

  亟须“拓面提质”补短板

  如今在海曙区,党员志愿者“一人一岗”活动在服务群众、扶贫济困、助老助残、文化建设、科普宣传、综合治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然而,随着志愿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社会需求日益增多以及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升,党员“一人一岗”也存在供需对接等方面亟须弥补的短板。

  在海曙区的大多数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大致分为邻里互助、公益服务、文体才艺、应急帮扶四类,“段塘街道有27个党员志愿者服务团队,他们在社区的各项事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美中不足的是,社区年老党员志愿服务热情高,但碍于年龄和身体状态等多方面限制,有时候感到力不从心。而青年党员大部分是在职党员,闲暇时间有限,对居民需求在时效上不能得到切实的保证。加上存在信息不畅等情况,也让受助者和助人者不能高效对接,使志愿者资源得不到最大最合理的配置。”段塘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蔡文质表示。

  望春街道广泽社区党委书记李青波对此也深有体会:“我们社区由公租房、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三个保障性小区组成,弱势群体居多,其中精神疾病患者有112人,但社区内的专业心理志愿者只有两位,供需不平衡。”江厦街道则缺乏专业的上党课、各类讲解、摄影摄像等岗位的专业志愿者,月湖街道也需要在环境整治等现有的志愿岗位外,扩大新的志愿者服务领域。

  各个行业的志愿服务中同样如此。海曙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常有老人拿着滋补类中药材让志愿者鉴别真伪,对于药品鉴别、食品检测等专业性很强的服务,需要专家进行,才有信服力。”海曙区城管局的党员志愿者则希望在常常参加的“保护母亲河”等“五水共治”主题活动外,能在对专业知识需求更高的活动中发挥作用。

  “希望能设置一个有效平台,方便志愿服务的即时供需对接,同时也希望在体制机制上对党员‘一人一岗’‘拓面提质’,从而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日前海曙区组织部举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党员志愿者对党员“一人一岗”活动有着更高的期待。

 [1] [2] 下一页
本文来源: 宁波日报 责任编辑: 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