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党员“一人一岗”活动20周年系列报道之四

海曙党员“一人一岗”接轨志愿服务新常态

    2016年06月27日 09:01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对策:

  盘活资源精准对接供需

  一款由市委组织部和81890求助服务中心共同研发的“甬·志愿” APP由此应运而生。2016年春节前夕,宁波火车站聚集了大批准备返乡的务工人员,大量的咨询、引导、搬运的需求让平日活跃在此的志愿服务力量力不从心。铁路宁波站“蓝精灵”志愿服务团的负责人刘妍珣提前几天通过“甬·志愿”发布了一则志愿需求:“宁波火车站需要50名志愿者,为旅客提供各项服务。”发布当天,50名志愿服务名额已经被预订完。

  “‘甬·志愿’,寓意‘宁波’‘永远’的志愿服务,它能联通全市各县(市)区的志愿服务,是兼具志愿服务、公益众筹、活动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专门解决对接不精准的问题,打造‘指尖上的志愿服务’。”该APP运行维护负责人介绍,海曙区还针对“甬·志愿”的机构设置、权限开辟、职责分工等问题做了细致的规定,以确保群众需求精准对接。

  宁波市民生服务老品牌81890则率先在服务力量调度、资源调配、考核评估等领域,完成了“指挥指导”功能的升级,为全市提供了样板。“我们重新调配力量,建立起一支审核、评估、协调、财务等多个职能的队伍,以满足群众日益多元的需求和增高的服务标准。”81890中心主任金莹说。

  与此同时,南站区域党员志愿服务中心正在加快建设。“志愿文化怎么展示、团队如何培育培训,这是现在志愿服务的盲点,也是我们中心建设的着力点。”南站区域综合党委书记回娜向记者表示,有意识地与81890错位,并有效地进行合作,才能促进全社会党员的作用发挥。

  除了人的对接,资源的对接同样重要。“相比于以往党委政府单方面的资源投入,现在的志愿服务工作更强调盘活社会资源。”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裘丽萍说。每年年初,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会根据志愿服务的实际需求,推出100多个“公益创投”项目,发动100多个爱心企业与这些项目团队对接。仅2015年,这种“双百对接”模式就让83个服务项目获取近120万元的资金扶持,为志愿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

  海曙区还推出了一系列机制保障志愿服务力量,比如,区级“金种子”基金用于对全区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孵化,党建项目经费用于党员志愿者品牌工作室建设。近年来推出的“公益众筹”制,则用互联网方式募集社会资金,用以资助助学、助老、助残、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项目,使更多志愿服务力量和社会资源不断涌入公益事业。南门街道马园社区就通过“公益众筹”,筹集到60多位市民的1.5万元爱心基金,顺利开展了“爱心拐杖”“爱心晾衣架”等公益行动,为社区70多位老人提供了便利。

  “整合专业化服务力量,让需求有对接、服务有保障,推动了党员‘一人一岗’‘拓面提质’。”海曙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严仕恩说,根据实际需求,海曙在全区商圈、学校、公益组织中建立首批7个特色岗位发布基地,包括公益一条街、“馨之园”社会助残服务中心、段塘怡情楼、达敏学校等。通过定期排摸志愿岗位、细化岗位职责,发布岗位信息,力求在更广的区域里促进岗位认领和服务对接。基地前期推出的残疾人生活服务、失智老人心理疏导等100个服务岗位一经推出,立刻被一抢而空。

本文来源: 宁波日报 责任编辑: 邬盈蓓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