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记者郑轶文 通讯员舒沁)它是高桥人的骄傲和遗憾,它是老一辈的乡愁和企盼,它是传统民俗文化的觉醒和传承。它曾沉睡70年,一夕唤醒,依旧是那名震浙东的姿态。4月16日上午八点半,筹备了近一年时间的2017首届浙东高桥会,在高桥镇鸣锣起航。
炮铳声声震响,大令遮日蔽天。
33支方队推着5米高的幡,如航海风帆,一支支从主席台经过,每一支都代表着不同的民俗传统。
梁祝村方队,队首抬着梁山伯先贤塑像,紧随其后的村民们表演着梁祝化蝶的故事;民乐村是“大隐先生”杨适的隐居地,幼童们在威风锣鼓的护卫下诵读着《三字经》;岐湖的“三过”自然村源自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他们把这个故事搬到了高桥会的现场;高峰村以村姑救康王的典故为主题,演绎南宋抗金之战的传奇;江南村则以十里红妆的迎亲队伍,再现古代婚嫁风俗;藕缆桥村,五彩纱船上雕琢着思训堂,一群采莲女子手持荷花莲叶翩然起舞;宋家漕村的方队,村民举着大型彩灯———九莲灯,九盏灯笼嵌在两杆竹子中间,一竖起来,光彩夺目,甚为壮观。旧时高桥会上的传统民俗表演,如舞龙舞狮、抬阁纱船、高跷马灯、秧歌腰鼓、大头娃娃,武术扇舞,还有现在很少能见到的车子灯,都在现场一一重现。
整个盛会共有大型会器30余抬,其中,纱船、抬阁就有10余个。抬阁是高桥会的特色会器,远远望去,是多名孩童身着戏服,站在几米高的亭台楼阁、渔船花卉当中。亲历两届高桥会的83岁芦港村村民张为民感慨道:“70年前的高桥会,我就是抬阁上的表演者之一,扮的是诸葛亮,当年只有11岁,懵懵懂懂,只知道很好玩,很热闹。70年过去了,没想到我还能再次看到高桥会,真是圆了我的一个梦。”承载几代人赛会情结
“为了这一天,大家准备了一年!”石塘村方队的领队陈叶佩说,村里准备了舞龙舞狮、马灯和大头娃娃4项表演,她在女子舞龙队里舞龙尾。“我们村可以说是全民动员了,夫妻档很多,还有祖孙档的,爷爷舞大令,孙女舞狮。舞狮队都是10岁左右的小朋友,平时调皮捣蛋,但训练起来很认真。”陈叶佩说,这一年,大家都没怎么歇过,今天早上,队员们更是凌晨2点半起来化妆准备,虽然很辛苦很累,但听到现场这么多人的鼓掌、喝彩,她觉得值!
一年来的辛苦得到了回报,这是所有参演村社、单位当天行会结束后的心声。为了这场盛会,高桥村组织起了206人的表演方队,参演人数全镇最多,村民自发花费小半年时间自制会器;新庄村的腰鼓队,平均年龄超过50岁,最年长的一名队员已经72岁,顶着烈日,站满了全程3个小时;新联村作为高桥会会脚所在村,在这次盛会前自发组织了一场“迷你高桥会”作为试演;芦港村桃园结义抬阁上站着的小朋友,穿着密不透风的戏服在近30度的高温下坚持表演;岐阳村为了重现当年的特色“车子灯”,到处查史料、取经;长乐村的队员们为了参加盛会放弃了计划很久的旅行;望江村的腰鼓队好几个队员带伤上阵,却依然舞得精彩,笑得自信;合心村的女子荷花龙,从一开始的生涩到最后呈现的飞腾,浸润着队员们的汗水……
行会中,还有不少学校方队,博泽学校的空竹表演队、望江小学的少儿甬剧精品社、少林武校的功夫小子、大红鹰学院的五十六个民族和军训方队,向观众们展示了新一代的风采。传承八百年高桥精神
浙东高桥会的成功举办,也让所有“幕后工作者”深感欣慰。
去年,在高桥镇决定重办高桥会时,十多位老干部、老教师、文化传承人和文艺工作者纷纷自发加入筹备委员会,他们一边翻历史古籍、走访当年参加过最后一届高桥会的老人,力图还原当年的盛况;一边建言献策,主动下村为群众指导节目编排演练,全程参与到会器的设计制作、表演的策划编排、史料的搜集整理中,整整忙碌了一年。
而为了保障盛会顺利,安保及后勤人员几乎天天都在场地上看现场、查漏洞。现场一名安保人员告诉记者,当天他们五点多就到现场维护秩序,虽然什么都没看见,但得知大会一切顺利他们就觉得开心了。
“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活动不仅需要保护传承,更需要不断创新发展。重办高桥会不仅完成了老一辈人的心愿,还是一次传统民俗文化觉醒,一次文化创新实践。”高桥镇相关负责人说,随着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大家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高桥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化阵地和平台,他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把这些民俗文化传统项目继承和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