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咨询和体验智慧养老产品
甬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发布会现场
甬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本报记者王佳海曙记者站续大治张黎升毛一波文/摄
养老是个老话题。可人越老,越觉得这是个新话题。
截至2016年末,中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有23086万人。而在宁波,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已达138.7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3.5%。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市户籍老年人口将突破160万。届时,每4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
“我们终将老去,希望有尊严地离去。”对“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希冀,一直深植世人心间。
当下,传统的养老方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民众需求。而智慧技术的出现与提升,给养老带来了转机。今年2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将智慧养老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作为宁波中心城区,较早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海曙,于一年多前,开始探索养老服务的“智慧模式”,启动了“智慧养老”项目,在全市率先构建完成“三位一体”智慧养老服务矩阵。
今年9月21日,由海曙打造的“甬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一上线,便广受关注。
互联网+为居家养老注入新的活力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海曙全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15万人,占比达24.5%。
“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家庭养老的功能也在减弱。”海曙区民政局副局长吴鹤立说,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养老服务、养老产品,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升级,甚至重构。
2016年7月,由海曙区民政局管理的广安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开始将“互联网+”引入养老领域,整合了全区62个居家养老站点、500多支志愿服务团队、10个为老服务社会组织、10家公益企业的资源。
一条电话热线、一次网络互动、一条手机微信,广安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就会收到老人的求助指令,同时启动后台为老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无偿、低偿或者有偿的养老服务,解决老人尤其是空巢独居老人的烦恼。
“在平台的‘统筹’下,海曙区域内的养老服务资源得到了盘活,服务更趋于规范。”中心主任蔡惠清说,但由于缺乏互动功能,“供需”无法直接“流转”。
为了让广大老年人更幸福地享受晚年生活,海曙区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列入2017年海曙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项目加以推进。
“养老服务需要通过细化分析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需求,需要搭建信息开放平台、开发适宜老年人的可穿戴设备,还需要对传统业态养老服务进行改造升级,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产品。”在打造“‘智慧养老’2.0升级版”的过程中,这一理念贯穿始终。
经过半年的努力,海曙区民政局联合海曙区慈善总会,委托杭州益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海曙区广安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并与中国移动海曙分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出甬城智慧养老APP、甬城智慧养老电视机顶盒,聚合56805680热线电话,共同构建“三位一体”智慧养老服务矩阵。
“这个矩阵是一座互联网与养老供求深度融合的大桥梁。”它一头连着政府养老机构、公益组织及养老产业的各大服务资源,一头连着老年群体的庞大市场需求,经过大数据匹配,精准对接供需两端。
“两手都要硬”智慧养老产品有,服务也跟上
手表一戴,身体健康数据实时传给家人;指尖一点,电视也可提供送餐、周边游等多项服务;电话一拨,甬城方言及时响应老年需求……“甬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试运行期间,首批300位老年人已尝试了这份“触手可及”的智能养老服务。
“甬城智慧养老APP,很适合我们这样的空巢老人。”家住月湖街道的陈大伯边说,边打开手机页面,“生活照料”“家政”“粮油配送”“健康护理”“教育培训”“旅游”“养老院”“公益活动”“健康用品”等版块立时浮现于眼前。
“真的很便捷。”两日前,许久没打理过脚趾甲的陈大伯在APP上“下单”安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修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跟我预约好时间,到点师傅便上门为我修脚,手法到位,人也细心。”
在陈大伯看来,版块的服务内容很接地气,“老人的很多需求都能满足。”已有12次“下单”经历的陈大伯对项目如数家珍,“光是‘生活照料’,就有理发、洗被子、送餐、日间托管等,有的进行了整合,推出‘套餐’服务,比如可以单点修脚,也可以修脚加理发。”
为保证服务质量,前期,海曙精心挑选“智慧养老”服务团队。“我们设置‘门槛’,其中一条要求必须由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上门提供照料服务。”海曙对预入驻服务机构、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层层筛选。首批“入围”的团队基本以本土为主,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和公信力。
“我有高血压,戴着智能表,时时监测,还会提醒我定时吃药,交关好。”首批体验者刘大爷点赞智能穿戴设备。“老人每天的血压、心率等健康数据,平台会自动进行汇总、分析,形成专属数据库,上传医疗云端,老人或亲属可实时查询。”平台研发方、杭州益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系统还会通过智能设备来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当老人的心跳速度异常,或者血压异常,系统就会报警。
除了智能手机式终端,这次的服务终端还有电话热线和电视机机顶盒。热线可帮助老人共享智慧养老APP上的所有项目,机顶盒平台则是在‘链接’血压计、血糖仪等智能穿戴设备后,老人在家打开电视机,就能语音遥控,进行健康监测,还能与家人聊天互动、观看视频影像等。
运用健康大数据加快推进智慧养老服务标准建设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是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的重点领域,也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宁波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平台建立了老年人、家庭成员、街道社区和各类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的多方联动机制,实现政府、机构、社区与居民之间养老信息和资源的互通共享。
“框架已经搭建,内容仍需完善。”海曙区民政局副局长吴鹤立坦言,目前智慧养老平台运行的服务项目,很多是基于原先已相对成熟的项目,而老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更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为老服务产品的开发需要与时俱进。
在吴鹤立看来,当前亟须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健康养老终端设备的适老化设计与开发;二是开展健康养老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应用。“我们有个设想,在平台经过两三年的运行后,累积一定量的养老需求数据,据此探索制定具有普适性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标准。”吴鹤立说,因为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对同样的养老服务,体验也是不同的,比如对米饭软硬的要求,“制定这类标准,是对老人需求的再梳理,对服务流程的再造。”
甬城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上线后的一周内,陆续接到来自海曙、江北、鄞州等地老人的咨询电话,“由于软硬件的限制,除了一些家政等项目外,服务半径目前还只能停留在海曙区域内。”平台负责人表示。
“养老一定是一种服务。”在人工智能技术还不能完全替代专业人员的情况下,把智慧养老产品与专业机构的服务进行对接势在必行。但要把服务做好,需要协调和整合多个部门,据悉,这仍是智慧养老遇到的一大难题。此外,智慧健康养老设备产品尚缺乏统一的设备接口、数据格式、传输协议、检测计量等标准,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尚未实现。
“国家可以从顶层做一些规划,对创新资源进行协调统筹,设好红线和标准,这样,智慧养老产业能更加有序快速发展。”采访中,正进行探索的专业人士这样希冀。
新闻链接
智慧养老大势所趋
所谓智慧养老,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特别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实时、快捷、高效、物联化和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智慧养老是多个领域跨界、融合创新的过程和结果,根本的驱动力是技术革命和养老理念的变革,本质是互联网和智慧技术向产业及社会渗透引发的裂变和重构。
目前,庞大的健康养老需求宏观上正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引擎。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曾判断,健康养老产业将成为全球财富的第五波潮流,是继信息技术产业之后的新潮流。这个产业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而且其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与信息技术结合,也就是智慧养老。
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智慧养老创新仍然还处在第一个阶段,创新活动的主体是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研发与原型测试,一些单项服务开始进行商业应用,但真正得到广泛应用的产品和服务较少。不过,近两年开始加速,一些产品和服务经过几年的探索,已经具备较好的可用性,商业模式方面也有一些较成功的探索。
由于我国巨大的市场优势、服务的本地化特性及后发优势,使得我国居家养老实验阶段的水平不低于发达国家,存在着培育出独一无二或能够影响世界的养老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机会。
八面来风
智慧养老面面观
(一)
午餐时间,在美国纽约永康成人日间护理中心,老人们排队到一台触屏电脑前点餐。屏幕上显示的菜肴荤素搭配,种类五花八门,营养丰富。一位患有糖尿病的老人选择自己爱吃的菜品时,电脑程序已经把老人可选择的菜品限定在糖尿病人可食用的无糖、清淡、少油等范围内。屏幕上还清楚地显示出剩余空座和相应桌号,以及已经选择在此桌就餐的老人姓名。
美国不少养老中心接送居家老人往返中心参加活动时都在车上安装了追踪设备。接送老人的车是专用车辆,安装追踪设备是为了让老人在等车期间就可上网,即时查询车况路况,以便可以等车临近自己住所时再下楼上车。
利用手机应用软件(APP)也可以实现老人和外界零距离接触。纽约永康成人日间护理中心举办了电脑培训班,让老人从零开始慢慢接触各种电子设备。在APP上的老年人论坛里,老人们在家就可点评中心服务质量,并与其他老人沟通交流。
(二)
在德国柏林马灿区的一栋办公楼内,有一处覆盖了“环境辅助生活(AAL)”系统的样板房。140平方米的房屋内,处处有“机关”。从卧室去往洗手间沿路的墙角边,嵌有一串长条状的“夜视灯”,以避免半夜突然亮灯让老年人晃眼。卧室墙顶装有“工”字形滑槽,吊有自动起降杆,能够让下半身瘫痪的老人,通过双手独立将自己“吊”在起降杆上,从床上“吊”到轮椅上,或到达房间的任意一处。洗手间内,也都设有老人可以支撑、拉扶或坐卧的辅助设施,随处可见求助、报警按钮。
目前,为普通家庭改装AAL系统的价格仍然不菲。为让更多经济条件一般甚至困难的老人也能在家中享受这一养老系统,国外很多慈善机构正在着手相关项目。
(三)
为了提高智慧养老水平,欧盟近年来积极致力于研发老年人全职护理机器人。
截至目前,所开发的机器人已具备以下主要功能:通过穿戴式检测装置进行简单的医护操作,如测量血压和体温;提供简单的家庭服务劳动,如端水送饭、传递用品和开关电视等;参与老年人“偏爱”的互动游戏;通过视频保持同医护人员与救援机构的互动等。有分析认为,这种机器人可有效降低老年人的寂寞孤独感,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