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潮涌千帆竞,战鼓催征时。
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去年,海曙经济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过去这一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2.4亿元,增长6.9%,总量居全省第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成功突破百亿大关,增长12.5%;商品销售总额达到3264.5亿元,居全市第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9%、9.0%。
乘舟回溯,一幅百舸争流的海曙经济奋进图展开:率先实施全市首个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雅戈尔、富邦、太平鸟、维科、广博等6家企业强势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中新创智(宁波)产业园在海曙“生根发芽”……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支点区域、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所在地、宁波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主战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生力军,海曙早已划定了今年全区经济目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高质量前提下能快则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商品销售总额增长1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完成市确定的目标任务。
政企同心,上下同欲,再攀新高。今年,海曙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面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聚焦“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深入落实“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深入开展“项目攻坚提速年”“转型升级提质年”“作风建设提效年”活动,以共同目标凝聚力量,以实干精神铸就辉煌,以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强区的优异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回眸篇
关键词
发展基础
微镜头
地点:
宁波清水湾智能技术研究院项目建设工地
场景:
日前,坐落于西门街道的宁波清水湾智能技术研究院建设工地一片忙碌景象。为确保李泽湘带领的专家团队在今年5月顺利入驻,施工人员加快进度,区政府的工作团队也紧锣密鼓召开工作会议,为楼宇改造提供要素保障。
据了解,该研究院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将打造全新的智能技术工业工程中心、培训基地和产业孵化园。
据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曙尝试在全区推广“政产学研资用”合作模式,协助研究院和产业园建立专业培训机构、编制印发专业教材,组织高规格学术论坛,吸引更多国内外的优秀人才。
目前,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部基地项目、中新创智(宁波)产业园的首期工程、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孵化园的一期项目陆续启动,将为科技研发、产品应用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提供创新载体。
成绩单
回眸过去一年经济发展,我区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要求,全力开展“项目攻坚提速、转型升级提质、作风建设提效”三大主题年活动,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提升现代产业优能级,持续聚焦“强工”“活商”“重农”,推动一二三产业走向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向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强区目标迈进。
一二三产业蓄“力”聚能,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企业加速集聚,培育孵化平台效益凸显,工业不断增强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力;实体商贸错位竞争,“消费在海曙”的品牌效应持续放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文旅结合优势凸显,服务业不断增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农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推动都市农业“接二连三”,加快“三区六园”项目建设。
产业融合发展让去年全年的经济“成绩单”十分亮眼。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2.4亿元,增长6.9%,总量居全省第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成功突破百亿大关,增长12.5%;商品销售总额达到3264.5亿元,居全市第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9%、9.0%……一串串数字彰显着海曙经济发展进程。
关键词
企业实力
微镜头
地点:
狮丹努海外工厂
场景:
正值春装上新季,狮丹努位于柬埔寨的生产车间格外忙碌,一件件H&M、ZARA等品牌的新装正被送下生产线。目前狮丹努(柬埔寨)针织有限公司年产量可达4000万件,年产值可达人民币8亿元。
作为全市制造业“亩均论英雄”500强“探花”,在提高亩产的道路上,狮丹努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从2012年开始,狮丹努就通过“走出去”发展战略,主动在海外寻求建厂,在柬埔寨租用20亩土地建设了首家海外工厂,又在越南设立了8000人规模的工厂,将人口及政策红利发挥到极致,破解了国内土地和人力成本提高带来的效益降低难题,提高了企业的亩产效益。同时,通过国际物流,货物被运送到国内,以及韩国、日本、欧洲等市场,提升产品的价值,做高亩产效益,而全球化的生产、销售模式也成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典范。
成绩单
企业强则经济兴。助力企业发展,一直是我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去年一整年的经济工作中,我区通过强化企业主体培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不断赋能企业做大做强。坚持“创新论英雄、亩均论英雄”理念,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涌现了一大批行业专业性与创新性兼备的实力派企业。截至去年底,全区市场主体突破10万家,增长9.4%,高于全市1.2个百分点。
多样态优质企业发展,领跑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去年,我区企业频频登上各大榜单:6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居全市首位,8家龙头企业入围全市建筑业龙头企业20强,38家企业入选全市亩产英雄500强,这批龙头企业实力担当起经济发展中流砥柱角色。
有别于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在各自细分行业一枝独秀的“单打冠军”企业则不断发挥行业领军作用,随着去年我区7家企业被列入省级以上隐形冠军培育名单,在这批企业的带领下,我区物流企业稳居前列,批零企业持续提升,商贸企业逆势而上。
企业实力需经得住创新“考验”。去年,我区新增2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企业研究院。科创企业成为我区经济发展转型“引领者”,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在技术研发、自主创新上下功夫,竭力抢占“智”高点。
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一直是助推全区经济发展的强有力“后盾”,这些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企业,完善了全区企业梯队,为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增长后劲
微镜头
地点:
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场景:
“大家看看,企业智改方案是不是还有遗漏的地方,或者更优的设计方案。”日前,工程师邓华伟与负责技术、设计的专家组成小分队,就中宸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智能诊断项目,专题集中“会诊”企业情况,制定个性化改造升级方案。
讨论结果一出炉,专家小分队便立即前往企业实地查看工厂情况。在企业智能车间内,8台橙色外壳的机器整齐连接,工人正有条不紊地上料取料进行精加工。为保证改造各个环节精密无失,技术人员再度对主体设备试运行情况进行仔细“复查”,为下阶段改造做足准备。“整个改造过程要跟企业无缝对接,最终呈现的结果才能完美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海标说。
“对被诊断企业正确引导及定期回访,了解企业实时动态及问题,实时跟踪项目进度,就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现场诊断结束后,邓华伟和成员们回到研究院,在简单部署后,他又马上投入到新一轮的技改方案设计校改工作中。
成绩单
回顾过去一年,海曙始终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为发展添动能,使得发展后劲持续提升。
去年,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智能技术“两院一园”、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中新创智(宁波)产业园、中国(宁波)—东盟大宗商品贸易中心等优质项目的签约落户,使海曙“数字土壤”愈培愈厚。此外,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正式获批,宁波临空经济研究院揭牌成立,望春工业园区、月湖金汇小镇集聚效应持续放大,电商园区获评省5A级电商产业基地。
平台建设有高度,项目攻坚有速度。去年,我区积极推进“项目攻坚提速年”活动,全年新开工项目42个、竣工投用项目35个,民间投资增长45%,荣获全市重点工程综合先进奖建设类银奖;区块开发有序推进,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等项目征迁清零,完成征迁97万平方米,15宗地块挂牌出让;雅戈尔大道修复提升工程全线完工,214省道改建工程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西片电网三年补强行动成效初显……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海曙项目攻坚的坚定信念。
与此同时,人才招引更有力度。以“人才就是项目,项目就是人才”理念为指导,去年,海曙区率全市之先出台“百创汇海”人才新政18条,锻造科创人才“强磁场”;全职引进首位外籍院士,自主申报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实现零突破,入选市“3315系列计划”数量亦居全市第一。人才之智汇集于此,为海曙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微镜头
地点:
海曙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场景:
“没想到一个工作日就拿到了。”日前,瑞幸咖啡宁波地区商务部负责人李幸从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4张直营新门店《食品经营许可证》时,直呼意外。
“以往连锁餐饮企业总部新门店若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一般需要10个工作日。”区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监管科科长曾波表示,为进一步加快海曙区食品经营许可领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促进餐饮经营企业向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海曙优化流程、简化手续,为在宁波大市范围内有10个及以上直营门店,或总部设在海曙区且在宁波大市范围内有5个以上直营门店的品牌餐饮连锁企业新增门店开辟了绿色通道。
海曙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精准开展服务行动,推广“审批考级制”,启动食品经营证“申请人承诺制”,开通“商事登记直通车”,试行27℃暖心服务……海曙营商化境持续优化。
成绩单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过去一年,海曙始终坚持这一理念,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市场主体营造最佳营商环境。
把该放的放到底、把该管的管到位。海曙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放管服”改革各项决策部署,着力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不断优化政务环境。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全面推行重点工程“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绿色通道”相衔接的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快速办、就近办、网上办、移动办、全域通办,“审批考级制”全省推广,“无差别全科受理”审批大厅全市首创,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5个工作日,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实现全覆盖。
企业能否健康发展,与服务环境息息相关。海曙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降本减负政策,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21条、科技新政20条,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全面推行“亩均论英雄”改革,积极运用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结果,所有新增工业用地均按“标准地”供地。扎实开展“三精准、三到位”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开通运营政企直通车,覆盖规上企业485家。
优化生活环境,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去年,海曙切实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和公共服务配套,智慧城区建设不断深化,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工作成效明显,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形势保持稳定,成功创建省首批“无欠薪”建设达标区,连续13年获评省级平安区。
展望篇
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聚焦“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深入落实“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工作,持续发力、不断突破,推动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强区取得新进展,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高质量前提下能快则快;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商品销售总额增长1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完成市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号工程
名词解释:去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持续加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争创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数字经济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今年,我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着重在四个化上下功夫。海曙将加快提升数字产业化,加快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工业互联网等核心产业,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快提升产业数字化,围绕“强工活商重农”,狠抓三次产业数字化转型,举办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推进纺织服装、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机器人+”、智能化改造,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有需求企业智能诊断全覆盖,培育和发展商贸业线上线下、体验消费等新业态,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认养农业+互联网”等新模式。
同时,我区还将通过加快提升城市智慧化建设,在全市率先开展“城市大脑”海曙中枢建设,让数字化、智能化更好服务企业。加快提升政府数字化,全面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更扁平、更高效的服务。
两项改革
名词解释:两项改革分别是指“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亩均论英雄”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是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创新,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实现“最多跑一次”的行政目标。“亩均论英雄”改革是指通过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和资源要素的差别化配置,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
今年,我区将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完善“审批考级制”,全面扩大“无差别全科受理”和“一事联办”范围,大力开展市统一受理平台颗粒化系统试点,不断提高中介服务效率,70%以上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6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理”。打好项目筛选、全程代办、提前介入、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组合拳,确保企业投资开工前审批压缩至“最多90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
积极创新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以“亩均效益”为核心,以市场化配置为导向,新建和提升小微企业园区3个,完善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企业零土地技改,有效盘活低效用地。严格执行“标准地+承诺制”,围绕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预期综合效益等方面开展评价联审,确保新增工业用地重点保障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层次科研院所。
三大支撑
名词解释:即人才、科技和平台三方面的支撑。国家发展之翼为科技和人才,地方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双翼联动”,而平台支撑则为其提供培育发展的“温床”,使其在多项保障中得以茁壮成长。
三者血脉相通、相辅相成,最终实现以人才引领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以平台提供后盾保障,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今年,海曙将继续推进各项人才工作,深入实施“百创汇海”计划,推动宁波市人才市场海曙分市场建设,强化校地校企合作,新增顶尖人才项目2个以上,市“3315系列计划”和省级以上重点人才计划项目超过20个,引进各类人才超过2万名,引凤汇海,凝气聚力。
科技是发展动力。今年,海曙将深入开展“科技争投”三年攻坚行动,积极对接甬江科创大走廊,加快海曙科创大走廊建设。实施“智创、成长、领军”计划,支持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全社会科技创新投资体系,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5家,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0%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0%以上。
平台支撑亦紧跟而上。充分发挥现有平台载体的虹吸效应,突出临空经济示范区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智能技术“两院一园”、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中新创智(宁波)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中东欧新材料研究院、华茂军用新型材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谋划打造成型智造、未来教育等特色小镇。大力支持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分别创建省、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推动望春工业园区建设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引导电商园区持续转型,提高月湖金汇小镇产出贡献。
四大保障
名词解释:即政策、服务、配套及环境四方面的保障。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相关保障,落实好政策、提供好服务、保障好配套、营造好环境,四者源源不断为企业发展内动力提供坚实保障,方能使企业进得来、留得住、愿意留、长得大。
今年,在政策保障上,海曙将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降本减负政策,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扶持政策,帮助企业降低用工、用地、物流等成本。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开展“凤凰行动”海曙计划,深化推进“政银企”联动合作,推动5家企业境内外上市。
当好“店小二”,服务保障更到位。海曙将以高效的服务做好招商选资,在精准招商上下更多功夫,新增总部企业20家以上,大市外内资、浙商回归资金、实际利用外资均增长8%。同时,继续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持续推进“三精准、三到位”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利用政企直通车服务平台,做好“键对键”网上信息联通和“面对面”企业联系互通,有力破解“中梗阻”。
面对企业家和人才的个性化需求,海曙将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配套服务,一方面推进优质教育扩面提质,另一方面打造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此外,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有效解决人才的住房问题。
在环境保障上,以更大力度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以更实举措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积极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使海曙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路更畅、城更美。夯实平安基础,狠抓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加大对金融、网络、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护企业家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打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王超 崔宁 文 忻之承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