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朝霞
认识赵柏田是从他的作品开始的,从199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我们居住的年代》开始,到今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双重火焰》、台湾秀威公司出版的《万镜楼:赵柏田短篇历史小说》、《莓苔上的月光:日常视野下的现代文人》、中华书局出版的《让良知自由:王阳明自画像》等,13年间,10余本作品相继问世,这其中,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有历史散文,有文论、批评和阅读札记等,题材广泛。
身为宁波市文联创研室主任的赵柏田,每天朝九晚五上班下班,很难想像,如此丰硕的创作成果全部是他在繁杂的工作之余完成的。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著述得到了从读者到评论家的高度评价。
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作家张生说,“赵柏田用他智性与诗意交织的文字造了一个花园。”华东师大对外汉语系副教授、文学评论家毛尖认为,“在他的笔下,历史与当下常有天涯比邻之感。”
赵柏田自己则说:“写作是我与世界相处的方式。”他非常享受“行走在历史与文学的中间地带”的创作过程。
在许多对赵柏田的介绍中,除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协散文创委会副主任、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宁波市文联创研室主任这样的社会身份之外,最常跳跃在读者面前的是“当代作家”、“人文学者”这样的字眼,此外,赵柏田还自称“职业读者”。循着赵柏田成长的轨迹,我们可以探寻他多重身份背后的磨砺和历练。
作家
“对文学世界有着天然向往”
上世纪60年代末,赵柏田出生在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积淀的余姚城。作为“中国5000年文明史中真正达到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的一代先哲王阳明以及有着“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的黄宗羲的同乡,赵柏田说,他出生的医院叫“阳明医院”,走过的大街名“南雷街”(黄宗羲号“南雷”),少年时常登的龙泉山是当年王阳明讲学的地方,文化的浸润不经意间就渗透到他的骨子里了,文学的种子也仿佛植根在他的血液中。
赵柏田诉说着自己与故乡的情愫:“我无力描摹出它两千年沧桑的面容。我像一个梦游的少年,在它的城堞、钟楼、石桥上游荡……”回忆自己文学之路的起点,他认为“那是人生早年的一种召唤,它让你对文学的世界有着天然的向往。”
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匮乏的年代,赵柏田清晰地记得他第一笔零花钱就是花在了买书上,当大多数同龄人还沉迷于那些花花绿绿的连环画时,十三四岁的他却跑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与中国近代史相关的书《林则徐与鸦片战争》。“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在骨子里边,对历史有一种天然的好奇。”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