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在宁波的许多旧宅中至今可见一些宅门在厚厚的木门上钉上一块块磨细方砖,即所谓的“砖门”。例如,宁波明代张苍水故居内就有这种有效的防火门,要是宅院外发生火灾,只要将“砖门”紧闭,便能阻火于门外,以保内宅的安全。
6、国家级文保单位庆安会馆,其大殿屋脊的两端各有一个对称的、高高耸起的饰物。它外貌似龙形,卷头缩尾,张口衔着正脊,身披麟甲,上塑小龙,背插宝剑,它的名字现通称为正吻。不过它还有许多别名,如鸱尾、鸱吻、龙尾、龙吻、蚩尾、蚩吻等。唐代苏鹗在《苏氏演义》中记载:“蚩者,海兽也,能辟火灾,可置之堂。”可见,用它是为防火灾。开始人们以为龙吻是一种图腾,后来发展为吐舌(金属丝做成)的龙头,除起到装饰作用之外,科学家研究发现,它不仅是克火神灵的象征,还是防止雷电火的实用工具,作用相当于现代的避雷针,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避雷防火的作用。
7、庆安会馆大殿与后殿之间还有一个戏台,内有藻井和避火珠。藻井是天花板的一种,不过它是一种高级的天花板。据东汉时应邵撰《风俗通义》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象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压火灾也。”这里天井,即藻井。关于用藻井以压火的设想,是从我国古代阴阳五行说中“水克火”的认识衍生出来的。现如今,在建筑物的室内顶上安装自动喷水设备,一旦发生火警,就自动喷出源源不断的水流,把火扑灭。这才是真正的悬“井”之水,悬“海”之水。在当时的设计师看来,光有“藻井”,还不足压伏火灾,于是再加上了一个避火珠,似乎更加保险了。
8、在天一阁,你会发现其门匾上“门”字的最后一笔,都是直笔下来,没有带钩。古人在题写门匾时,不写带钩门字,也是出于防火,即所谓“门不带钩而阁必有水”。明朝人马愈在他的《马氏日记》中说:“宋朝临安玉牒殿灾,延及殿门,宰臣以门字有脚钩,带火笔,故招灾。遂撤匾额投火中,乃熄,后书门额者,多不钩脚。”按马氏的说法,南宋临安皇宫里的火灾,是因为殿门匾额的“门”字带了钩,才把火钩了出来。此说虽然荒诞,但从此写门匾的“门”字,多不带钩了。天一阁作为我国最早的藏书楼,书楼落成后并没有马上命名,藏书楼最怕火,天一阁创始人范钦曾目睹一朋友的“万卷楼”惨遭火灾,收藏书籍灰飞烟灭。他引前车之鉴,对自己的书楼倍加小心,给书楼取名动了不少脑筋,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才命名为天一阁,意取“天一生水”,以水克火之意。
9、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们没有能力正确认识自然,更没有能力战胜自然。于是,在火灾面前表现得无能为力,只好祈求神灵保佑。民国《鄞县通志》记载,宁波古城区内曾有过大大小小10多座火神庙,祀奉火神菩萨,以禳火灾。《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又记载:“火正曰祝融”。祝融是“五行之神”中的火神,应“为王者所尊奉”。这种火神庙在城市建筑布局上似乎成了“保境安民”不可缺少的配套设施了。
古人的消防观大多是愿望型的,这种愿望与今天的消防措施无法相比,但深入人心的消防意识却应该是古今共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