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互助“抱团养老”打造海曙“养老共同体”

    2016年05月04日 08:53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海曙新闻网讯(记者毛一波通讯员王瑾琛严裕成周雁)每天早晨吃完饭后,门口就会响起熟悉的敲门声。程丽珍阿姨满怀欣喜的打开了门,她知道是住在她楼下的叶玉兰阿姨来找她聊天来了。“知道我一个人住着,每天叶阿姨都会雷打不动的来到我地方串串门,聊聊天,逢年过节的还会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家庭聚餐,真实比亲人还亲啊!”程阿姨说。 原来,家住住在柳汀新村30幢64号303室的程丽珍和家住101室的叶玉兰是一起宁高专退休的同事,她们俩在单位的时候就是好同事,在年轻的时候,她们俩就有了住在一起的想法。后来相约一起买了柳汀新村的房子,成为了邻居。陈丽珍是名特殊的老人,她没有子女,所以叶阿姨一直都很关注她得生活起居。

  我帮你买菜,你帮我看家;一起逛公园,一起聊天解乏......随着独居、空巢老人数量逐渐增多,一种“抱团养老”的现象在海曙区各个社区流行起来,记者了解到,海曙区77个社区大部分都是老社区,老龄化比较严重,据统计,海曙区目前老年人已达到7.05万,占总人口数的23.5%,其中80周岁以上老年人1.21万,独居空巢家庭2.8万户。“我们从2004年施行居家养老,社区、老年义工组团为老人服务,这是老人被动等待服务的一种模式,而‘抱团养老’则是化被动为主动,老人本身既是受助者,又是施助方。”海曙区老龄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同住一个社区或楼道的老年人自发“抱团”生活、娱乐,互帮互助的模式逐渐形成,演化成海曙居家养老的升级版。

  家住玫瑰苑的吴英花和王阿姨是20多年的好朋友,王阿姨丧偶后,由于子女各自成家,一个人居住,吴英花就邀请王阿姨共同居住到小区里,互相照顾。吴英花是一个热心人,经常参与志愿服务和社区的文体活动,唱甬剧更是她业余最热爱的事。王阿姨搬过来后,加入到了吴英花的志愿服务队伍中,让王阿姨过上了充实的退休生活。

  李嬷嬷和符夏娣住在柳西新村,同一个楼道。他们楼上楼下已经十几年。李嬷嬷已经80多岁,虽然年岁已高,心脏不太好,耳朵也不太好,但她还是习惯一个人住。虽说是独居老人,可她也住的很安心,因为这个楼道的上上下下都住着她的好妹妹。符阿姨无论是上楼还是下楼都会去敲敲李嬷嬷家的门,看看她在不在家,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符阿姨总是说都是楼上楼下,互相照应是应该的。住在三楼的陈赛金则是楼道的“小总管”,楼道电子门坏了或是信箱被汽车撞歪了,她发现后都及时找人来修好了。

  “在物质生活日渐丰盈的当下,许多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不是‘老无所养’,而是‘老无所为’、‘老无所乐’。”该负责人说,“抱团养老”让老年人处于一个熟人社会网络之中,对彼此的性格、兴趣、需求更为了解,养老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与年轻人临时性、节点性的志愿服务相比,“抱团养老”能够形成长效机制。

  

 

本文来源: 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 毛一波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